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水利 >> 正文
水利工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作者:佚名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3-1-15 16:51:48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加之我国长期以来长期分割的城乡二元土地所有制和管理制度的制约,城市土地特别是建设用地的紧张与农村土地的低效利用局面并存,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成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社会的统筹发展所面临的核心问题,本文将以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支撑,以浏阳市工业新城的土地开发和利用为研究对象,探讨我国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以期对当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有所助益。

  土地,国脉所系,民生所依。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2009年,浏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横跨两园区、涵盖四乡镇的“工业新城”。新城规划总用地396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规模将近100平方公里。当前,新城建设大幕拉启,受用地规划滞后的制约,新城农业用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等各类用地供需矛盾将日趣凸显,如何保障新城有限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统筹实现新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含义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受当前土地资源瓶颈作用日渐凸显的严峻形势倒逼,以土地的高效、集约、综合利用为基础,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而提出来的科学用地方式。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土地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二是土地资源与社会其他资源相配合共同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土地资源数量配置与土地资源的总量稀缺保持高度一致;

  (2)土地资源质量组合与土地资源禀赋相适应;

  (3)土地资源的时间安排与土地资源的时序性完全相当;

  (4)土地资源配置应当考虑区域差异,反映各地区特点,激发各地区发展活力。内容的核心是指土地资源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影响后代人的发展条件,保证有限的土地供给能满足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土地需求,要让土地资源配置在数量上具有均衡性,在质量上具有级差性,在时间上具有长期性,在空间上具有全局性,从而实现自然协调性、经济连续性和社会持续性的统一。工业新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指新城的土地利用在“保护资源、保障发展、保持生态”的基本理念指导下,在生态合理、经济可行、社会可接受的控制目标约束下(如图1所示),实现新城经济社会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的和谐发展。

  

  二、工业新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一)走内涵型开发模式,高效利用农业用地

  人类社会创造财富实质就是对土地进行递进式的开发利用过程。建设工业新城同样是在现有发展基础上对规划范围内的土地进行统筹开发和利用。由于新城涵盖永安、北盛、洞阳、蕉溪四个乡镇,规划用地也是以农业用地为主(如表1所示),因此,高效利用农业用地,夯实新城第一产业,将为新城发展奠定基础。高效利用农业用地,要多方面统筹兼顾。

  

  首先要控制存量高效利用。要长期坚持“保经济增长、保耕地红线”的“双保”行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对新城区划类的农业用地实行动态监控制度,保证耕地数量不减;要加大水利、防洪、生态等基础设施建设,保证耕地面积不因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而减少。在保证耕地数量不减少的同时要保障耕地质量,要实施“沃土工程”、“移土培肥”、“土壤培植”工程,保证耕地的耕作层、耕地质量、耕地产出不因人工化肥种植、取土、挖沙而受影响,定期检测监控耕地土壤质量;要严禁耕地抛荒,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加快发展农业合作社规模经营,坚持发展烤烟、药材、有机蔬菜、花卉苗木、规模养殖等特色现代农业,提高耕地单位产能。

  其次要保证增量持续利用。土地的数量是有限的,耕地数量更是匮乏。因此,应根据浏阳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划(如表2所示)细分编制工业新城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并严格执行;要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农村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土地整理;要认真领会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