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项目执行 >> 质量管理 >> 正文
后浇带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作者:佚名 来源:第一论文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3-12-18 13:14:21
施工方案。

  4.2施工过程控制

  4.2.1模板体系

  4.2.2为保证后浇带左右两侧梁板构件在施工期间的安全,并加快模板的周转速度,工程在后浇带两侧800范围内,设置与主体梁板模板相分离的独立支撑体系(但在梁板混凝土施工时要连成整体),当主体梁板的模板拆除后,该体系独立存在,直至后浇带施工完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拆除。

  对后浇带的独立模板体系作出标记,各层间相互对齐。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不经项目部同意,不得随意拆除。

  后浇带模板支撑体系经过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加强模板验收,注意板底起拱,防止模板变形。

  后浇带施工缝一般采用快易收口网、钢丝网或堵头板作侧模,堵头模板应按钢筋间距上下刻槽,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

  4.2.3 钢筋绑扎

  按照设计要求,认真进行钢筋翻样,经审查合格后进行钢筋加工。钢筋接头位置和数量要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保证同一构件的同一受力钢筋接头数量不超过1个。

  后浇带处的钢筋数量众多,钢筋的固定是后浇带施工的难点和重点之一。在施工时制作专用钢筋支架,对后浇带中间的钢筋,尤其是加筋逐一固定,绑扎牢固。底部钢筋使用定型塑料垫块,以保证钢筋保护层正确。接槎处模板按照钢筋位置逐一切槽,使钢筋正确、牢固地嵌入槽内。

  补浇后浇带混凝土前,清除钢筋表面污染和浮锈,将后浇带钢筋理顺整直后,作焊接连接。

  4.2.4 混凝土浇筑

  后浇带施工缝处理自下而上逐层进行。

  混凝土用水泥、水、骨料和外加剂等均检验合格。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等均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时,时间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先将后浇带接槎处清理干净,保证后浇带内无杂物垃圾,钢筋上无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清除接槎处混凝土表面松动的石子和软弱混凝土层,将其表面凿毛,提前1d~2d用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

  为保证后浇带的接缝质量,工程选用带补偿收缩作用的微膨胀混凝土。

  微膨胀混凝土的要求:骨料和水与

  普通混凝土相同;水泥标号和品种与两侧先浇筑的混凝土相同;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原浇筑混凝土的提高1级;加减水剂后水灰比为0.42~0.50;使用中砂,砂率为0.35~0.38,坍落度为40㎜~60㎜.膨胀率小于0.1%,自应力为0.2Mpa~0.7 Mpa,负应变不大于0.2×10-3㎜/㎜。该混凝土拌制时严格计量,严格控制水和外加剂的用量,充分搅拌,保证混凝土搅拌均匀,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运输时防止漏浆、分层、离析。混凝土拌合物要随伴随用。

  浇筑混凝土时在湿润的槎口铺一层与后浇带混凝土同比例的碱石混凝土后,浇筑后浇带混凝土。混凝土应振捣密实,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后浇带处混凝土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质量缺陷。

  后浇带混凝土初凝后,在12h内覆盖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养护期间要保持混凝土湿润。

  4.3 成品保护

  ①浇筑混凝土时专人看护钢筋,对钢筋应采取保护措施,搭设钢管运输道,杜绝直接踩压钢筋,以防止钢筋被踩弯和压弯,若有钢筋位移的不良现象,浇筑混凝土前一定矫正。

  ②后浇带周围应砌砖围护,顶部遮盖,防止施工过程中污染钢筋及后浇带结合面。重点防止后浇带钢筋变形、锈蚀。

  ③严格控制后浇带模板体系的成品保护,严防模板支撑的变动造成后浇带的损伤。

  ④加强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

  5.施工体会与收获

  按照施工方案,项目部认真组织了后浇带施工,施工完毕后,所有后浇带质量优良,无裂缝等不良现象,受到了建设、设计及监理单位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①后浇带两侧须按设计要求支模,按设计要求留设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必须精心处理施工缝。

  ②在后浇带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时,不得将模板部分支撑拆除或全部拆除,以免构件因悬臂而变形。

  ③严格控制后浇带混凝土的水灰比、坍落度。杜绝后浇带混凝土不密实现象。

  ④后浇带内的钢筋处理是后浇带施工的重点之一,钢筋的位置固定和有效连接是后浇带施工的关键环节之一。

  ⑤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施工缝两侧的混凝土应提前24h浇水湿润。

上一页  [1] [2]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