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项目执行 >> 质量管理 >> 正文
后浇带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作者:佚名 来源:第一论文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3-12-18 13:14:21

  摘 要:合理地设置与正确组织施工是后浇带成功设置的关键因素。文章结合实际施工案例对后浇带的原理、设置、施工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后浇带是指在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只在施工期间留存的临时性的带形缝,起到降低温度收缩和结构主体沉降变形的作用,根据工程需要,保留一定时间后,再用混凝土浇筑密实成为连续整体的结构。现将现浇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施工的一些问题做一介绍。

  1.后浇带的分类

  1)按接缝形式分为:平直缝、阶形缝、企口缝等。

  2)按其作用分为:为解决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的沉降差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沉降后浇带。为防止混凝土凝结收缩开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收缩后浇带。为防止混凝土因温度变化拉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温度后浇带。

  2.工程概况

  某公司综合楼工程由两部分组成。主楼为办公楼,附楼为食堂、浴室。工程设计为:办公楼为十层框架结构,总长105.24m;建筑面积15090㎡;食堂、浴室为四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4280㎡;工程平面设计为L型,在主附楼之间和主楼每层两端部33.0m处各设计1道后浇带。

  3.后浇带设计分析

  后浇带是在施工期间保留的临时变形缝,保留一段时间后,用高强度膨胀混凝土填充补齐,临时变形缝即行消失,建筑物即成为连续整体的无变形缝结构。一般情况下,按照所起的作用,后浇带可以分为3种:用于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的后浇收缩缝;用于解决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的后浇温度缝;用于解决高层和低层之间差异沉降的后浇沉降缝。但在实际工程中,仅仅起一种作用的后浇带并不存在。根据设计交底和工程实际特点,本工程主附楼之间的后浇带主要作用为解决高层和低层之间差异沉降量。兼作解决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应力;办公楼两端的后浇带主要解决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应力。

  本工程后浇带采用高低缝。该缝的特点是支模简单,拆除容易,抗渗线路长,截面结合质量容易保证,抗渗性好,后期施工时接槎容易处理。

  该工程后浇带的位置为梁、板的1/3跨处。该部位结构受力与变形较小,基本在梁板的反弯点附近,且门窗洞口从该处通过。主楼中后浇带的最大间距39m,满足后浇带设置的间距要求。3道后浇带均贯通整个结构的横截面,将结构划分为4个独立区段。

  后浇带的配筋及宽度应能使基础或上部结构承担高层主体完成并已沉降一部分后第2次差异沉降而产生的内力以及温度变形产生的内力,根据计算的差异沉降量和最大温差来确定,在配筋上予以加强。

  在现行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中,对后浇带的钢筋处理仅作了原则的规定,实际工作中常有不同的理解。根据工程特点,很多后浇带往往兼有伸缩和沉降等作用,施工中应全面考虑这些变化。根据工程实践,后浇带中的钢筋以采用搭接先断开、后期再焊接贯通的方法为佳。根据后浇带在结构中所起作用,在主体结构施工时后浇带处的钢筋必须断开。

  后浇带的宽度要根据计算及构造确定,一般为700㎜~1000㎜。

  此工程后浇带宽为800,接槎 处使用专用金属网隔断,钢筋在后浇带处均断开。后浇带处附加钢筋直径为12,间距为200㎜,进入混凝土构件内长度要满足最小抗震锚固长度。

  梁(板)后浇带大样

  后浇带补浇间隔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但工程工期不允许过长。后浇带补浇间隔时间控制原则:对于高低层建筑,当高层主楼的基础埋置在天然地基上时,应待高层主楼主体结构到顶;当高层主楼基础采用端承桩基时,考虑到桩基沉降量较小,可根据施工期间沉降测量情况,在高层主体结构到一定高度时进行;如果高层主楼及裙房基础采用磨擦桩基,后浇带灌混凝土时间宜同天然地基一样考虑。对于平面造型复杂或者长度较大的建筑,保留时间一般为主体结构完工2个月。但是,不管是什么情况,后浇带保留时间最短不能少于1个月,保留时间越长,高、低层的差异沉降量越小,各类变形越趋于稳定,后浇带的质量及工作性能越好。本工程后浇带补浇间隔时间设计要求为主体结构完工2个月后。

  4.后浇带施工

  4.1施工前准备

  工程施工之前,项目部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了详细的自审,重点分析工程特点和施工要点。参加图纸交底和图纸会审,了解工程后浇带的设计意图、设计方法和设计要求。在以上基础上项目部针对后浇带作了专项讨论,制定了详细的后浇带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