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非对称侧向荷载作用下地铁基坑围护结构土压力特性与变形性状研究
作者:张志勇 陈…  文章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7/27 21:57:25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液注浆抽条加固,两种加固方法在平面上相互间隔。抽条加固平面上间隔距离约3m,每条加固宽度约3m。

  一般而言,在上海的地铁基坑工程中,为了提高基坑抵抗变形的能力,在开挖前,对基坑被动区土体进行加固,加固范围一般为基坑底下3~6m。但该工程标高一24.4m下即为⑥层土(黄色粉质粘土),该层土土体c,φ值分别为4lkPa和22°,强度已很高。而土体加固会造成土体的扰动,反而不利于该层土体强度的提高,故该层土不加固,即整个基坑被动区加固范围为坑底至标高一24.4m处。

  3.3 土方开挖与组合支撑施工技术

  具体情况为:基坑标准段采用7道钢支撑,土层逐层开挖,每层开挖标高(支撑中心标高)分别为一2.3m(一0.806)、一5.0m(一4.006)、一7.2m(一6.206)、一10.2m(一9.256)、一12.9m(一12.256)、一16.5m(一15.506)和一20.8m(一18.106)。两端头井内采取组合支撑的方案,其中一、四道为钢筋混凝土支撑,其余则为钢支撑;西端头井每层开挖底标高分别为一7.0m(此标高上为东方路车站原风井结构,一次凿除)、一10.5m、一12.5m、一15.5m、一19.0m一21.7m和一22.8m,每道支撑中心标高分别为一1.550m、一5.650m、一8.750m、一11.850m、—14.950m、一17.750m、一20.350m;东端头井每层开挖底标高分别为一6.5m(此标高上为东方路车站原出入口结构,一次凿除)、一9.5m、一12.9m、一15.9m、一18.9m和一22.8m,每道支撑中心标高分别为一0.930m、一4.830m、一8.230m、一11.660m、一14.530m、一17.330m、一19.930m。

  3.4 基坑内降承压水施工技术

  张杨路车站基坑内由于承压水头较高,故需采取降承压水措施。上海地铁基坑降承压水的常规做法是把降承压水井点打设在坑外,在本工程中,由于深35m的围护结构已经将承压水隔断,若要使坑内承压水水头降低至相应要求,则这样井点管长度及降水深度势必很大,会造成周围土体的较大沉降,因此,在本工程中特将降承压水井点打设在坑内,共10口降承压水井点,各施工区分别为3、l、2、1、3口,在基坑开挖至一14.000m时开始降承压水。

  4 基坑围护墙外主动土压力特性分析

  4.1 基坑围护墙外侧开挖面上土压力理论计算

  

  

  4.2 基坑围护墙外侧开挖面上土压力实测分析

  图3、图4、图5分别为第五施_工区南北两侧(El和E2)5m、15m和20m深度处土压力随基坑施工工况变化曲线。从图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在基坑开挖及结构回筑施工阶段,北侧墙外土压力较南侧土压力大12.9~45.6kPa;在顶板浇筑完成并覆土后两侧土压力趋于接近,两者仅相差4.38~7.0l kPa。土压力分布的这种特征与基坑两侧荷载的非对称分布有关:基坑南侧邻近东方路车站,墙后土体厚度仅2.8m,其余为东方路车站结构,土压力小;而北侧则全部为土体,且20m处还有两层建筑物的超载,故土压力大;这样导致在开挖及结构施工阶段两侧土压力的差异,而在顶板施工完成及回填土后,围护结构与楼板和顶板形成一个整体,南北两侧土体压力重新形成新的平衡,故两侧土压力又趋于一致。

  (2)两侧土压力在基坑内6.5m土方开挖(原东方路车站2号出入口结构凿除后进行基坑内旋喷加固,然后再大规模开挖)后,土压力基本上不变或略有减少,而在土方大规模开挖后,土压力明显减小,在结构回筑阶段,土压力不变或略有增大,当顶板上覆±后,两德土压力趋于一致。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墙内步b饿土压力差推动墙体向坑内变形,土体也相应变形,但由于墙体是刚性的,土体是柔性的,墙体变形一步到位,而土体变形是缓慢的,逐步向坑内位移,墙后土体出现一定程度的松动,所以土压力相应减小;但在结构回筑阶段,墙体向坑内的变形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而墙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