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设计与设计管理
作业成本管理要素与实施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及控制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工程策划 >> 管理模式 >> 正文
漫谈工业工程与管理实务
作者:佚名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4-10-9 20:05:13
为止所需要的期间。期间愈短,物品周转次数就愈多。

  在实务上,降低库存的想法是达成缩短制程很重要的观念。库存分原物料,在制品与成品,原物料与成品要考虑工厂的库存政策,为了要与政策结合,目视管理的原则是很重要的。库存政策要配合市场的变化,前已论及,市场需求变化快速,因此库存政策也受影响。例如,镀金厂预期金价会上涨,当然要先进货增加材料库存。记得前几年,电脑监视器的业者,想尽各种方法寻找管道购买影像管,因为有影像管就能掌握市场,所以当时走进这些工厂,到处都是库存,在管理原则来看,这是不正常,但是赚钱。目视化是让资讯在现场直接显示,不要凡事都要查帐册,反应太慢了。例如库存量与订购点的目视化可以直接作为进料的依据,而不须统计帐册资料。

  要设法降低的是在制品的库存。工厂为了让生产顺畅,因为担心设备或生产线有突发状况而影响前后工程,所以多准备一些库存。其实这是安心库存,是一切问题的促媒剂。库存需要人来管理,便作业量与劳力都增多,不仅使成本增加,也使错误的次数增加,因此又需要更多的库存才能安心。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难怪企业体质每况愈下。

  一般教材对降低库存的观念并未如此说明,在实务上有时会误导。最主要国内外的环境或不同的企业是有管理文化之差异性,若不经全盘消化,完全按照别家企业的成功作法是行不通的。

  弹性制造系统的管理方法重于设备技术。有许多书籍或文章论及弹性制造系统就会与自动刀具更换,电脑辅助生产“等较技术性之主题连结在一起。尤其,最常看到的是对某些多功能,设计精致的昂贵设备的研发成果报导。在过去几年,与企业界讨论到弹性的对应市场需求时,往往这些有钱的老板就会想如何引进这些先进设备。所以走进现场,不难发现闲置的昂贵设备,或有作业者在旁看守的自动化设备。设备再怎么精良,投入生产的时间少就是浪费,设备自动化的层级再怎么高,只要仍须安排作业者就失去自动化的价值。

  不断的改善比投资设备有效。管理体质不好就引进新设备,就如同高性能的车子行驶在通路状况不良的城市中,永远快不了。IE手法,QC手法等方法的采用,其综合效果不会比投资大笔资金买进一台不能充分发挥的设备小。

  大量生产的效率改善靠专家,多种少量的生产改善靠全员。全员改善是指从总经理至作业员都参与,因此改善方法要简单易学,要有标准的步骤可供依循。以前,改善手法是大学工业工程系的必修科,也被认为是上工程师的专业,但是,现在的工厂。一位小学毕业的班长就有可能将改善手法运作的很熟练,其理由不是现在的班长聪明,而是在实务上已经将有学问的大学必修科,改良成人人能懂的小手法,以前的经营者是在办公室运筹帷帐,现在的高阶主管要经常在现场发掘问题,参与改善。例如,有一次拜访国内某知名汽车厂总经理,结果是在生产现场找到他,正专心的站在生产线旁观察作业动作,发掘问题。

  快连换模换线 (简称QDC)也是弹性生产系统的必备技法。以往,许多技术者认为QDC是模具技术,一直往硬体的改良方式思考。其实,ODC也是IE改善方法,将换模换线的动作分为内外,可事先准备的称外作业,耍停机配合的称内作业。内外区分后,再用简化,合并,删除等原则缩减工时,最后再标准化,若不实施快速换模换线,仍用大批量生产,就会产生开头所述库存增加,缺乏弹性的问题。

  问题意识的养成是成功改善的第一步。在学校,老师出题目,写完答对了就得100分。在实务上,工业工程师,要发掘改善题目,但是写不完,也永远没有100分。研究室作学问要一思,二思,三思,追求完美;实务上,再思即可,只要构想比现况好就改,因此永远改不完。

  工业工程师如何培养问题意识?答案是认识何谓浪费。型造业要将原材料加工或装配,成为产品卖到市场。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只要无法使原材料变成产品的作业就是浪费。譬如,冲床作业只有在模具与被加工物接触冲型时才有价值,所以机器的冲程,材料的搬运,各种检查‥等,全是浪费。由此观点就可了解为什么改善是无止境的。曾有一位丰田汽车的退休顾问谈到,丰田式的生产管理之所以如此有效,如此被企业界认同,就是因为全员问题意识的培养与连续几十年的改善绌果。

  四、结论

  管理实务首重实践。学校的学科训练主要在培养具备管理者应有的细腻严谨思考。透过各种的假设情况,模拟实务,养成同学们的直觉反应能力。当然也会整理许多成功的案例,使了解曾经发生的实务。假使将各种假设与过去的案例用在我们所面对的现实情况,除非完全相同,否则很难有成效。在管理实务上要直指问题的核心,勿拘泥于各学科的原理原则。曾有一位中日技术合作厂的厂长,接受过完整的管理训练,每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