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湖北:老河口市水利工程建设呈
国合会:水利工程导致生态环境
400多亿水利工程损失应查明原因
重建一个美好新玉树 28亿元再造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
水利工程建设静态投资全过程控
论水利工程项目内部会计控制
吉林省5大水利工程建成受益人口
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
水利部开展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突
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探讨
探析多年冻土地区铁路工程施工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管理
对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由政
我国水利工程概算的发展探究
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合同管理研究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研究
新时期下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
浅谈水利工程造价控制
影晌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水利 >> 正文
浅谈水利工程的生态管理
作者:侯晓梅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09-12-10 15:59:56

  [摘要]本文从生态监理的内容及方法、项目环境管理制度、施工合同、有效利用水体水环境修复技术、环境监测、建立和完善环境管理报告系统等4个方面探讨了水利工程的生态管理,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减免水利工程的不利环境影响。

  [关键词]水利工程;工程项目;施工期:环境管理

  水利工程生态管理是指围绕着水利工程涉及环境内容的综合管理。在空间上应包括:水利工程本身及工程周围的环境问题,集积水区域的环境问题,供水区域或者效益区域的环境问题等。从时间上看,存在于水利工程生命周期中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运行管理和报废撤销各个阶段。水利水电工程通常是区域性多目标水资源开发项目,可为区域提供发电、防洪、航运、灌溉、供水、水产养殖等方面的综合效益。然而,它同时也会对区域生态与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其影响涉及的范围广,时间长,影响的环境因素众多。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通常是工程可行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因而,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的环境管理与监测至关重要,它是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减免工程的不利环境影响的重要保证措施。制订切实可行的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是确保与工程有关的各项环境保护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

  1 生态监理的内容及方法

  (1)水利工程环境监理的内容包括:严格按照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初步设计阶段提出的避免或减少工程对环境不利影响的措施,在工程施工中对其逐一实施;对工程环境保护的每一个设计方案,在施工中进行进度控制、投资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和组织协调,使每一个设计方案(或措施)通过环境监理得到落实。其具体表现:生活供水;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大气污染防治;噪声防治;健康与安全。

  (2)水利工程监理的方法包括:旁站、日常巡视、遥感、定点监理、监测、例会制度、报告制度、指令文件等。同时建立完善的环境监理工作制度:环境监理工作记录,环境监理报告制度,函件来往制度,环境例会制度。

  2 完善管理制度及施工合同中的环保要求

  项目实施的基本依据为工程项目施工合同,而合同的基本内容是明确业主、承包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然而在目前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合同中,即使应用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编制的FIDIC合同条件构成的工程施工合同文本中,环境保护的条款一般也比较笼统。在实际操作时,常因对法律、法规、标准的理解不同而产生纠纷。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是由项目法人在工程招投标前根据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标准及环评确定的施工环保措施要求,结合具体工程情况编制一份《施工期环境保护规定》并将该规定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施工期环保规定》既是项目环境管理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施工合同中的具体环保要求。这样。承包商在投标时即已明确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哪些具体环保措施并把这些措施费用包括进投标报价中,既可大量减少承包商研究法律、法规、标准的工作量,又便于操作和监督,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3 有效利用水体水环境修复技术

  3.1 湖泊水库水环境修复技术

  湖泊水库水环境修复内容应包括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底泥疏浚和恢复受污染的水体等。针对不同修复内容,有相应的处理措施。控制营养盐技术。对于外源性污染采取截污、污水改道、污水除磷等措施;对于内源性污染采取了清淤挖泥、营养盐钝化、底层曝气、稀释冲刷、调节湖水氮磷比、覆盖底部沉积物及絮凝沉降等措施。生物调控法以浮游动物、鱼类控制浮游植物的生物调控法;生物调控较典型的是用于小而浅的、相对封闭的湖泊系统。对应于传统的营养盐控制技术,生物调控是通过管理湖泊内较高层次的消费者生物,来控制藻类并实现水质管理目标的。以水生高等植物控制水体营养盐及浮游植物的生物调控法;利用水上种植技术,在以富营养化为主体的污染水域水面种植各种适宜的陆生植物,在收获农产品、美化绿化水域景观的同时,通过根系的吸收和吸附作用,富集N、P等元素,降解、富集其他有害有毒物质,并以收获植物体的形式将其搬离水体,从而达到变废为宝、净化水质、保护水域的目的。生态修复技术:以土地为处理设施,利用土壤中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及土壤-植物系统的吸附、过滤、净化作用和自我调控功能,达到某种程度对水的净化的目的。目前常用的生物处理技术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厌氧一好氧生物组合处理;利用细菌、微型动物的生物处理;利用湿地、土壤、河湖等自然净化能力处理等。

  3.2 自然净化修复

  自然净化修复是指污染物进入河流后,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氧化降解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21cpmzhang    责任编辑:21cpmzhang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