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公路 >> 正文
浅议红砂岩路基的处理原则与施工工艺
作者:汪洋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3-10-31 11:17:26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用作路基填筑的材料越来越多,红砂岩就是其中一种较为理想的材料,红砂岩作为路基填料有强度高、稳定性好等诸多优点。由于材料的特殊性,以前红砂岩多用于弃方或低等级道路的填筑,但在低等级道路填筑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质量问题,用在高速公路上特别少见。本文对红砂岩的路基的基本知识及其填筑技术作了简要的论述。

  0 引言

  红砂岩是指泥质或砂质页岩等沉积类岩石,其中多数因富含铁的氧化物而呈红色、深红色或褐色,开挖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大气、阳光、特别是雨水的作用下易崩解。该类岩石称红砂岩。

  1 红砂岩路基的基本理论

  1.1 红砂岩的分类 通过资料查找红砂岩中的多数干燥后,浸水崩解或略有崩解。并且将浸水崩解或崩解的红砂岩称为一类岩;浸水崩解不强烈或略有崩解的红砂岩称为二类岩。在同一红砂岩料场,一类岩和二类岩互相掺杂。以一类岩为主,掺杂有少量二类岩的红砂岩料场填料,仍按一类岩对待;同理,以二类岩为主,掺杂有少量一类岩的料场填料,仍以二类岩对待。有一些红砂岩浸水完全不崩解,且强度高,水稳定性好,民间多年来用它作为建筑石材使用,这类红砂岩称为三类岩。

  1.2 红砂岩的主要特性

  1.2.1 遇水崩解和膨胀 红砂岩在干湿循环作用下,经过阳光,大气特别是雨水的重复作用下,易崩解成小碎块,体积略有增加,膨胀率约为1~4%。崩解后的红砂岩遇水软化,强度下降较快(有的甚至达40%左右),此时,在机械和人力作用下易成为渣泥状,满载的东风车在压实好的试验路行走时最大可见20cm深的车辙,且这一性质不可逆转。

  1.2.2 高吸水性,透水性与难蒸发性 一旦红砂岩崩解或碾压成细粒状,其吸水性较强,很快达到饱和状态;压实度虽能达到要求,但仍具有较大的孔隙率,实测达0.1~0.3左右,因此其透水性相对较强,90区的检测表明:最大透水深度可达20~30cm;吸水或饱水后的红砂岩,强光,风作用下水分蒸发慢,表层10cm一般要一天左右才蒸发完,但蒸发却较为彻底,且行车作用下易扬尘。

  1.2.3 低粘解性 破碎后重新组合的红砂岩,粘结性能小,易松散,作压实度检测时,很难取得块状样品,这说明红砂岩路基的整体性或板快性较差,强度具有不可逆转性。

  1.2.4 易风化性 一旦外力作用下破坏,那么在大气、阳光、雨水的影响下,红砂岩极易风化。若遇水,则不仅仅是软化,更是加速了这种风化过程,倘经过几次干湿循环作用,红砂岩易风化破碎,利于压实。

  1.2.5 不均匀沉降 由于粒径难以100%的控制且不均匀,加上红砂。岩及易风化及遇水软化,红砂岩路基易出现较大的不均匀沉降。

  2 处理红砂岩的活性

  红砂岩在爆破开挖出来后,受阳光,大气特别是士雨水的作用而迅速风化崩解,由大块状风化崩解成碎块关,当有雨水或浸水时,在机械作用(汽车、挖掘机)和人力作用下而成为渣泥状,但破碎后重新组合的红砂岩,粘结性能小,不能由渣泥状逆转成碎块状和大块状。这种性质称为红砂岩的不可逆转性。红砂岩浸水崩解性的强弱和红砂岩膨胀势的大小,称为红砂岩的活性。浸水崩解愈强膨胀势的大小,称为红砂岩的活性。浸水崩解愈强膨胀势愈大的红砂岩,其活性愈大。用来修筑路堤时,活性愈大的红砂岩形成路基病害的可能性愈大。

  3 施工工艺

  路基施工方案的关键要确定三项指标:一是压实设备类型;二是松铺层厚;三是检测办法。根据石方路基稳定原理的定性分析、红砂岩的物理、力学性能及已往红砂岩路基的施工经验确定具体的施工方案。①压实设备选择激振力35吨以上的压路机,也即YZ20以上压路机。之所以选择YZ20以上压路机,主要是YZ20以上压路机激振力大,各类型号的YZ20压路机激振力均在350KN以上,最大静线压力也在580N/cm以上,激振力大,有利于在碾压过程中对岩石进行二次解小;其次采用压路机施工进度有保证,且压路机操作简单,施工成本低。②松铺层厚最初根据《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规范》(JTJ033-95),确定为50cm,石料最大粒径不大于30cm。在试验路段的铺设中,发现有部分强度低的红砂岩极易破碎,且红砂岩通过爆破解小后细料占有相当部分的比重,与别的石质有明显区别,所以最初把红砂岩完全当作填石路堤的构想不完全正确。实际上红砂岩在大吨位压路机的激振作用下,最初的填石结构的特性,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