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公路 >> 正文
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成因分析及防治
作者:孙晓勇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3-10-4 21:52:02

  论文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是目前高速及干线公路常用的柔性路面,近几年这种路面摹层采用的结构型式增多,尤其是半刚性基层的应用。随着高速公路的陆续建成并投入运营后,沥青路面早期损坏较为普遍,本文探讨了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成因分析与防治。

  0 引言

  路面裂缝从表观形式可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和网状裂缝;从形成原因可分为强度裂缝、反射裂缝、结构式裂缝和温度变化造成的裂缝等。本文着重就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成因与防治措施谈点粗浅看法。

  1 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

  1.1 路基、路面整体强度不足时产生的裂缝 由于路基、路面整体强度不足时产生的裂缝,通常表现为弯沉值较大,会出现沉陷、车辙等病害。沥青混合料的强度由两部分组成:矿料之间的嵌挤力和内摩阻力,以及沥青矿料之间的粘结力和沥青本身的凝聚力。

  1.2 沥青面层的弯拉疲劳产生的裂缝 由于路面材料弯拉强度不足,在车辆严重超载作用F而产生的裂缝。在车轮荷载反复作用下,路面会产生弯拉疲劳裂缝,基层的底部产生拉应力,该拉应力大于基层的抗拉强度时,则底部就很快开裂,严重的会出现车辙或沉陷。

  1.3 沥青材料老化产生的裂缝 沥青材料老化后,变形能力减弱,路面被拉断,多呈现龟裂。龟裂是沥青路面的一种结构性损坏。影响裂缝轻重程度的主要因素有:沥青混合料的性质、基层材料的性质、气候条件、交通量和车辆类型以及施工因素等。

  1.4 基层反射裂缝 由于路面基层结构设计不当、配合比不当、拌和不均、施工质量差、车辆严重超载等原因造成路面承载力下降,在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使沥青以下的半刚性基层底部拉应力超过其疲劳强度而断裂,产生由下向上反射裂缝。随着周期性变化的环境温度影响下,裂缝会迅速向四周扩展,大大地缩短了沥青面层的使用寿命。

  1.5 温度变化产生的裂缝 沥青面层上的非荷载裂缝主要是温度裂缝。温度裂缝通常表现为横向裂缝,横向裂缝会贯通全幅路面,当有中央分隔带时,会贯通半幅路面。其裂缝的特点是从路基边缘向路面中心过渡,且边缘裂缝宽,路中裂缝窄。温度变化裂缝包括温度收缩和温度疲劳裂缝:温度收缩裂缝,即随着温度下降,沥青面层开始收缩,当收缩的拉应力大于沥青混合料的抗拉强度时,路面就开始开裂。

  1.6 路基冻涨产生的裂缝 由于路基含水量大,若排水设计不合理,冬季冻胀将路面拱起而产生断裂。温度反复交替的冬天,路基冻结缓慢,加剧了冻胀。聚热的晚春或春融期间降雨,上层融解的过量水分来不及排出路基。春融期间,在强度已大大降底的路段上,通行过多过重的车辆,极易产生裂缝和翻浆。

  1.7 雨水侵渗破坏产生的裂缝 降水量的影响:降水次数多和降水量大,特别是降水延续时间长,自由水可能进入沥青面层的机会就多,自由水渗透进人沥青两层的可能大,在进入路面结构层的水不能及时排出的情况r,车辆通过面层沥青混凝上的孔隙中或面层与基层交界面上滞留有自由水时,都会产生相当大的水压力和抽吸力,轮下的压力将轮F结构层中的水压挤出,而同时车轮驶离时又产生相当大的抽吸力,这两种力瞬时先后作用能将滞留在基层顶面的浆水唧出表面,并促使先从较大颗粒上剥落,逐渐使沥青混凝土强度大幅度下降直至路面局部松散并形成坑洞、唧浆、深度不等的网状裂缝。

  2 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防治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诸多,防治也就成为一个综合治理的问题,只有在设计、选材、施工、养护等多方面充分考虑防止裂隙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少和防治沥青混凝上路面裂缝的产生。

  2.1 精心合理设计

  2.1.1 路面厚度的设计 柔性路面厚度,必须根据道路等级、交通量、自然地基地质情况,道路情况和施工季节等综合因素计算设计;旧水泥路面改造,沥青混凝土罩面厚度的确定,主要考虑结构强度因素;与非结构强度因素有关的加罩面层厚度确定,主要考虑道路沿线高程的控制、沥青混凝土最小摊铺厚度要求、加罩面层与板的结合问题以及工程费用控制等。采用合适的沥青面层厚度,不尽可节约投资,又可保护未开裂的半刚性基层使用期间不会产生干缩裂缝和温缩裂缝。

  2.1.2 沥青混凝土的级配设计 在沥青骨料设计选择上,不仅要根据沥青面层类型选取不同标号的沥青材料,而且更要考虑从施条件、气候环境、施工季节、矿料的分布和性质及尺寸等因素确定沥青的标号,尤其在寒冷、阴湿地区,要选用针人度较大的沥青,提高其低温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