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BOT项目公司的十大特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企业管理 >> 资本运营 >> 正文
承包商融资不力的瓶颈
作者:佚名 来源:项目管理者联盟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3-21 12:45:53

  面临的主要问题

  融资能力弱。其一是融资渠道窄。国际上通行的项目融资在我国尚未开展,企业境外融资还面临着很大的障碍;国有商业银行一般不愿向无抵押和担保的工程承包企业提供巨额贷款;我国政策性银行对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支持力度也较小。其二是融资担保很难。国家设立的对外承包工程保函风险专项资金规模小,而且使用资金的程序复杂、审批时间过长、支持范围有限。其三是融资成本高。据统计,大企业的融资成本一般在10%左右,一些中小企业甚至达到20%~30%。现在我国银行对外工程承包贷款利息为3.8%,虽然低于国内其他企业贷款两个百分点左右,但远高于国际通行工程承包贷款利率。

  面临市场准入障碍和技术壁垒。我国在技术和法律方面仍未与国际市场完全接轨。国内的设计标准,设备材料标准自成一体,尚未与国际市场接轨。而欧美等发达国家普遍实行专业执照或企业许可、人员注册资格等制度,许多国家的市场准入条件和管理法规往住制约了我企业进入市场。国际服务贸易的标准化对工程承包商的资质要求和对服务的质量标准要求,将成为市场准入的新的技术壁垒。

  恶性竞争严重,经营秩序混乱。随着越来越多的我国工程承包企业走出国门,企业之间相互压价、恶性竞争现象更加突出。有的企业仅以中标为目的,不计成本和利润,报价远低于合理的价格水平。此外,低价竞标可能导致业主担心工程质量无法保证而拒绝授标,对中国工程承包行业造成恶劣影响。

  安全和风险问题日益突出。当前,恐怖主义威胁各国安全,伊拉克等国家和地区局势非常紧张,导致国际形势的不稳定因素增加。突发事件和地缘政治动荡不安带来的风险,给对外承包工程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利影响。

  对策和建议

  加强金融政策支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许多国家都把促进外贸出口与实施海外投资战略结合起来,对本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多方面的政策性金融支持。我国为了促进企业“走出去”,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还有许多不足,需要加大支持力度。

  国家应该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金融创新,提供适合对外工程承包的新金融产品,对符合国家支持条件的大型工程项目进行融资试点。国家在政策上应允许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提供无抵押贷款。

  部分国家对外工程贷款利率只有1%左右,我国也要考虑适当下浮对外承包工程的贷款利率和保险费率,或提高贷款的政策性贴息率和延长贴息期限,特别是对大项目给予利率和费率优惠。

  利用我国比较充足的外汇储备,适当增加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资本金,提高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能力,以适应支持企业“走出去”的需要。除了对带动国内设备出口的工程承包项目给予政策性出口信贷,应将政策性金融支持扩展到其他国际工程承包项目。

  向支持对外工程承包业务的国有商业银行提供信用风险担保,设立对外工程承包融资担保基金,以减轻商业银行承担的风险压力。增加对外工程承包保函风险专项资金的数额,简化使用程序,扩大使用的范围。

  对于从事境外工程咨询、设计、工程承包的企业,特别是从事资源开采或带动成套设备及机电产品出口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予以所得税减免和其他税收优惠。对我国企业的境外工程承包项目(包括传统的施工承包、EPC总承包以及BOT等项目)实施有弹性的外汇管理制度,放宽项目的外汇资金融通。

  建立对外工程承包风险保障制度。国际工程承包是风险较高的领域,特别是大型工程项目投入大、工期长,回报要在工程完工后才能实现,易受不可预见的外来因素如自然灾害、暴乱、战争等不测事件影响而造成巨大的损失。我国也应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尽快建立工程承包风险保障制度。

  鼓励保险机构向国际工程承包项目提供多种类型的保险服务,为我国工程承包企业在境外开展业务时,因战争、政局不稳等政治因素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风险保障。

  支持设立对外工程承包风险基金,提高我国企业抗风险能力。基金可由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商会运作,资金来源从公司每年外汇净收人中按一定比例提取(韩国为2%),政府对提取的基金相应减免所得税,中央财政给予部分拨款支持。风险基金主要用于,补偿商业保险范围之外的风险。

  鼓励企业进行联合和重组。国际承包工程市场上,国内企业之间互相压价、自相残杀等恶性竞争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企业数量多,市场相对狭小,企业之间业务同质化严重。要整顿和规范经营秩序,必须采取综合措施。

  加快对外承包工程行业联合、重组、改制的步伐,尽快形成一批专业特点突出、技术实力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