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全球化背景下的建筑企业品牌经营
作者:马泽平  文章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2/26 12:37:08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访问大陆时,在与胡锦涛总书记会谈中就提出了中建总公司的经营理念:“品质重于泰山,服务跨越五洲”。这表明中国建筑企业的品牌正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

  但同国际大承包商相比,我国建筑企业在其品牌经营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普遍缺乏品牌经营战略意识

  这主要表现为:

  1、对品牌及实施品牌经营的概念较模糊。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大部分建筑企业已开始重视品牌建设,但多数对品牌的基本概念和内涵的准确理解还存在偏差。常常仅仅简单地把塑造品牌理解成创名牌;把经营品牌等同于设计一套具有国际感、时代感、漂亮的VI/CI(企业形象识别/企业视觉识别)标识;或者把做品牌简单理解为投入巨资在强势媒体做广告。

  2、缺乏战略性品牌管理与规划。多数建筑企业都没有聘请外部品牌战略咨询公司或内部管理人员进行过品牌战略规划。也没有建立起一个相应的使用监督管理和维护品牌的责任机制或者对品牌经营进行近期规划或者远景规划。

  3、缺乏品牌经营战略管理人才。尽管许多建筑企业内部有很多懂得做广告、策划、销售的专家,但他们大多不具备深入的品牌战略管理理论知识,也不具备品牌战略规划和管理的实际经验,更缺少与世界战略品牌管理咨询公司的联系与合作。也就是说,国内建筑企业缺乏能够在宏观上把握品牌优化组合、能够完整规划品牌发展战略、并使之走向世界的战略品牌国际化管理人员。

  二、品牌经营缺乏内在统一的架构

  目前,品牌经营在国内建筑企业中还处于粗放阶段。各建筑企业中缺乏系统的、相对统一的品牌经营体系。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母公司与下属子公司、设计院很多并非因为市场原因才走到一起,后者在所在地往往拥有更为强势的地域性品牌,这些地域性品牌在当地市场认同度甚至高于母公司品牌;另一方面,这些地域性品牌与母公司品牌之间缺乏实质性互动,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品牌体系,造成品牌载体模糊。

  三、品牌经营缺乏法律的支持

  在品牌战略中,国内外其他行业的企业一般会将已注册的商标作为视觉识别系统的基础,也就是说作为品牌的文字代言和图形代言,以避免其他企业的抄袭。而国内的建筑企业虽然通过自己的CI工作和一定的宣传,在社会上获得了相当的知名度与名誉度,但都并没有对其企业名称予以注册,作为一种注册商标去寻求法律的保护。

  四、客户关系管理体系还不完善

  任何品牌价值,最终都可归纳到客户对企业及其产品的忠诚度层面上来,即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占有率上来。目前,相当多的建筑企业在具体项目运作上都存在着下属企业滥用的情况,使得业主很难理清其品牌的真正企业载体;另外,由于品牌的内涵与外延不明,使得许多业主对企业品牌产生了误解。如许多业主仅仅知道 “中国建筑”品牌是房屋建筑施工品牌,却并不知道中建也经营基础设施项目。同样,不少业主知道中铁建、中铁工是我国铁路建设的主力军,对其公路、房建等领域建设却不熟悉。这无疑会影响到“中国建筑”、“中铁建筑”、“中铁建工”等品牌的效益最大化。

  经营品牌战略建议

  一、把经营品牌作为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

  当今国际大企业发展成长的主要方式已由过去的产品经营、资本经营发展到品牌经营。能够在市场中取胜并赢得市场的企业,必定是那些能够创新观念和及时把握最有利市场地位的企业。在这样的前提下,品牌及其价值也就成为了包括建筑企业在内的各行各业企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在跨国经营中,企业决策层必须把这一理念融入到企业经营实践之中。

  对于成长中的中国建筑企业来讲,已经开始从规模生产过渡到品牌运作的高级经营阶段。有眼光的企业家已经意识到品牌的价值并致力于品牌的经营投资。而要真正成功实施品牌经营,却并不是仅仅简单地做做广告就可以办到的。在“走出去”战略的号召下,建筑企业的品牌经营显得尤为重要:

  1、尽快制定战略性的品牌经营策略。没有科学合理的品牌经营策略作为指导,就不会有科学合理的品牌经营措施。

  2、提高决策层的品牌意识。企业的决策层,一定要从观念上、管理上、经营上改变过去的企业运作常规,将品牌经营作为企业运作的中心,全力打造强势品牌,将企业的核心理念予以推广,以此推动企业品牌管理体系的改革。

  3、在CI工作中,超越企业名称的识别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