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思考
作者:何存鑫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2/24 17:28:56  文章录入:21cpmzhang  责任编辑:21cpmzhang

此,在施工前必须认真阅读,了解设计意图,图纸会审不是简单地审查图纸差错,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施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对设计进行适当的优化,以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规范的要求。

  3.2对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监控是质量监控的关键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而要对它进行监控。不仅要检查进场实物,还要检查质保书,看它的型号、规格、性能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钢材、水泥等还要根据规定做复检。

  3.3关键部位、薄弱环节是质量控制的重点

  对工程的关键部位、薄弱环节的质量控制要从源头抓起,如对原材料的质量、施工工艺、中间产品质量、隐蔽工程地基基础等进行现场签证,在没有监理工程师签证的情况下,严禁隐蔽工程的覆盖及下一道工序的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4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途径

  质量监控对施工现场来说一般有事前监控、施工中监控和分项完成的监控。如对设计图纸、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的监控,应在有关分项施工前进行,这样能更好地实现事先控制。

  4.1事前控制

  事前控制以施工准备为核心,包括开工前的准备、作业活动前的施工准备和特殊施工前的准备等工作,如对施工条件的调查分析、施工图纸审核和设计交底、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编制和审查、工程测量定位和标高基准点的控制、材料设备的采购、施工机械设备及工器具的配置计划与性能控制等。

  4.2事中控制

  在施工中容易产生的质量问题,应重点加强过程中的监控,做到随时发现随时纠正,真正做到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此外还必须抓好与作业工序质量相关的配套技术和管理工作,主要途径有:

  4.2.1技术复核

  凡属定位、引测标高、轴线、配方等作用的施工依据的技术工作都要严格复核。

  4.2.2材料试验

  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等,除应检查出厂合格证外,尚须按规定抽样,送到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出具检验报告,其它一般材料检查出厂合格证。

  4.2.3抽检

  根据施工规范要求及设计要求按批次抽检和自检,及早发现问题,尽快解决,是监控的另一有力手段。

  4.2.4隐蔽工程验收

  凡属后续工序所覆盖的施工内容,必须进行现场签证,如地基验槽、桩基、钢筋、地下混凝土、管线、电缆等,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其程序要求施工方首先自检并合格,然后通知监理及有关方面,按约定的时间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隐蔽工程由各方共同签署验收记录,不合格的隐蔽工程严禁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4.3事后控制

  施工质量的事后控制,主要是工程完工后的施工成品保护,质量验收,对工程质量缺陷采取科学、合理的补救措施,直至缺陷部位工程质量合格,以保证最终验收的建设工程质量。

  5质量评定

  在质量评定中检查要细致,覆盖面要广,这是做出正确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要逐项对照检查,不能抓一头丢一头,或是走马观花,不求深入。同时,检查覆盖面要大。在班组操作时必须全数检查,质量部门检查时抽查面要大,不应低于评定标准。

  6结语

  在工程实践中应采取一整套系统、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有些管理过程看起来有点繁琐,但每一项都是质量控制必不可少的环节。从施工作业的工序开始,严格执行每一项质量管理控制措施,采取事前控制,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时看来是个薄弱环节,但由于事前采取了措施,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