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加强民生水利建设,提高水利保障能力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论文联盟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9/26 21:20:35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随着十一五任务的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又把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河道水环境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管网入户改造工程,农业节水项目区建设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其中,水利在经济、社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当前,静海县水利事业正处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关键时期。要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时期农村水利发展任务目标和政策措施,把民生水利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推进我县水利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和水利支撑,是今后一段时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我县农村水利现状

  静海县地处九河下梢,有18个乡镇384个行政村,是海河流域南部水系洪水汇流的主要缓洪区和滞洪区。流经我县的一级行洪河道有6条,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独流减河、马厂减河、子牙新河;二级河道2条,即黑龙港河和青静黄排干。全县建有国有扬水站24座,设计能力352.3立方米/秒。大Ⅱ型水库1座,蓄水能力1.8亿立方米;6条一级河道沿河闸涵84座,大洼闸涵59座。全县有干渠36条,总长度522公里。支渠386条,总长度1030公里,初步形成了调蓄结合、排灌结合、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结合,渠渠相通、站站相连的水利格局。全县共有4个洼淀,即东淀洼、文安洼、贾口洼、团泊洼,是国家防总确定的蓄滞洪区,面积达1284.8平方公里,占全县毛面积的90.8%。担负着保卫天津市和津浦铁路汛期安全的重要使命。静海境内地形低洼封闭,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春季干旱,汛期雨水集中。由于这些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造成我县历史上多次遭受洪、涝、旱、碱的危害。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我县水利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保障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农村饮水安全和管网入户改造工程建设走在全市前列。到2010年底共完成投资2亿元,全县建成30处集中供水厂,铺设管道6800公里,安装水表14万块,新打机井30眼,新建管理房8500平方米,使全县17个乡镇,344个村、 13.6万户、41.4万人饮用水不方便问题得到解决,使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实现城市化。受益农村居民供水时间达到24小时,农村居民生活饮水实现城市化。二是节水灌溉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按照发展“设施农业,水利先行”的思路,遵循科学规划、因地制宜、集中连片、突出特色的原则,加快推广管灌、半固定喷灌、微喷灌、小管出流等精准节水新技术。重点建设了“一河两路”即南运河两侧特色农业种植区,西台路两侧蔬菜大棚区,津涞路两侧林地经济种植区。2010年投资1738万元,先后完成了台头镇一堡、姜家场、独流镇团结街、良王庄乡府君庙、王口镇东岳庄、梁头镇孟庄子等节水项目区25处,新打农用深机井39眼,铺设管道223公里,新增节水控制面积2.7万亩。三是河道综合整治工程稳步推进。结合我县迎丰渠改道及大邱庄周边地区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共投资15733万元,先后实施了生产河加宽加深工程、青年渠、迎丰渠、港团河、七排干、王口排干、南运河城南段等重点污染河段的清淤治理工程和大邱庄雨季应急排水工程,开挖干渠77公里,清淤扩挖土方361.1万方,提高了河道灌排蓄能力,有效地改善了河道水环境。四是全县防洪标准不断提高。近年来,加强资1869万元,重点对独流减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和马厂减河险工险段进行治理,使我县行洪河道抗御洪水能力得到提高。加快防洪撤退路建设,五年来,共投资4194.5万元,兴建防洪撤退路23条,总长度为62.1公里。为蓄滞洪区人民群众的安全提供了保障,有效改善了当地村民的出行条件。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虽然我县水利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一是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水利设施老化严重,我县的大部分水利设施为六七十年代建设,到现在均已破损严重,许多设备已经无法使用,一些机电设备为国家淘汰产品,急需更换。二是水土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水生态环境恶化,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行洪河道淤积严重水污染严重,水环境日趋恶化。三是水资源短缺。我县近年来连年干旱,境内河流干涸,工农业缺水严重。缺水仍然是制约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且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加强,用水需求不断增加,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四是农业用水节水水平不高。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速度和标准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目标尚有较大差距。

  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有一些客观因素,但主观原因占主导地位,主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水利的重要地位尚未得到广泛认同。在新农村建设中,部分领导干部以及社会对水利在解决农村民计民生问题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水利基础设施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没有得到应有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