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浅析“时空效应”理论在上海地铁M8线延吉中路站土方开挖中的应用
作者:康林  文章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7/15 21:36:25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基坑设计、按照“时空效应”原理确定的基坑开挖参数及保证措施和技术细节,以及适合推广借鉴的工艺设计.

  1工程概况

  延吉中路站位于上海市轨道交通杨浦线营口路与靖宇东路交界处,全长42.8,呈南北走向。延吉中路站中心里程SK445,外轮廓尺寸45.4×1.2,为地下2层岛式中间折返站,标准段站厅层高4.1m,站台层高5.7m,站台宽1.0,高1.4m,总建筑高度1.2m。车站标准段为单柱、双跨箱体结构,折返段部分为双柱3跨箱体钢筋混凝土结构,站中心覆土厚度约为2.5m,底板埋深1.5m,端头井埋深1.08~1.03m,结合延吉中路站的地质及水文情况,本车站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

  

  

  2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2.1土方开挖施工工艺流程

  土方开挖遵循“时空效应”理论,分层、分段、分块开挖,纵向放坡。

  分层:根据支撑设置情况分为6层开挖,每层开挖至支撑中心标高以下05;为防止基坑局部失稳,将每层开挖段分为2个亚层,保证每亚层高控制在2左右。分层情况见下表。

  

  分段:沿车站纵向根据支撑平面位置分段,每段完成2根支撑范围内的土方开挖工作量,每个作业平台及纵向放坡均为2根支撑长度,约为5.2m~6m。

  分块:每层每小段土方开挖采用分块作业,根据本工程围护结构和基坑支护系统的特点以及现场实际情况依次进行北侧、南侧分块的开挖纵向放坡:沿基坑开挖方向纵向进行放坡,纵向放坡总长度为50m~60m,纵向放坡系数为1:3.5~1:4。基坑开挖与支撑示意图如下(图示为东端标准段开挖施工)。

  

  2.2土方开挖主要施工方案

  根据施工总体布署,结合划定的施工场地、道路交通组织及周边环境,车站基坑拟先开挖东西两个端头井,端头井土方完成后进行端头井结构施工,同时由两个端头井向中间开挖。施工机械、临时便道均设置在车站主体结构的北侧。

  因端头井斜撑较多,开挖深,面积大,开挖时采用履带吊配抓斗进行出土,基坑内设2台小型挖掘机配合倒土,分层进行土方开挖。

  端头井土方开挖完成后开始主体结构土方开挖施工,因受交通导改的影响,以福泉路为界将车站主体结构土方开挖分成东西两个作业区进行土方开挖施工。

  2.2.1西端头井施工

  西端头井开挖转角第1层斜撑部位土方时,挖掘机自角点位置向后倒退式挖土,完成2根支撑位置土方开挖后,即进行标高定位工作,焊接托架,架设支撑,按设计要求加设预应力。

  第1层土方开挖顺序为:

  ①北侧三角体开挖施工,架设钢支撑;

  ②完成南侧三角体开挖施工,架设钢支撑;

  ③中间三角体开挖施工,直接往标准段放坡;

  完成第1层土方开挖,进入第2层及以下各层土方开挖时,考虑到端头井部位斜撑安装时间相对较长,端头井部位土方开挖,在施工程序上进行适当调整,以满足快挖快撑、先撑后挖的施工原则。以第2层土方开挖为例,具体施工方法为:

  a.第1步进行③轴直撑位置土方开挖,并架设2根直撑。

  b.第2步进行②轴~③轴三角区范围内的第2层土方开挖,为转角部位开挖提供开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