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工程策划 >> 可行性研究 >> 正文
浅谈对智能建筑工程中管线综合合理布置的探讨
作者:佚名 来源:考试吧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3-4-1 14:01:43

  论文摘要:介绍对智能建筑中风管、水管、强弱电桥架等各类管线的合理布置,以期收到布局合理布线整洁方便施工提高效益的效果。

  1管线综合

  管线综合就是将建筑物中的通风空调风管、水管,给排水及消防水管,强、弱电桥架等所有占据顶部空间的大型管线进行合理布局,使之在保证功能满足使用的前提下,减小空间尺寸,加大吊顶下空间,降低层高,从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2管线综合在工程实践中的意义

  风管、水管、电缆桥架是我院几个专业分别设计的,由于设计周期的紧迫,院内各专业之间只能通过协调进行大体的空间分配,来不及对每一处集中多种管线的空间进行详细地划分。管线综合图涉及了建筑结构设备电气各个专业,不是某一个专业可以独立完成的,它不属于设计院施工图的设计范围。但是作为建设单位,往往关心下列问题:如果层高不变,吊顶下的净空能否再提高一些?在满足某一净空要求的条件下,可否把层高降低一些以节省投资?作为施工总包单位,常常关心如何协调各分包单位的施工程序,谁先干,谁后干,各种管线的空间位置怎样予以合理分配?

  以往,有的工程由于未做管线综合布置,工地上出现了个别分包抢先施工,使后施工的工种无法进行施工的被动现象,以至于不得不进行重复劳动:装上去再拆下来,拆下来再装上去。结果浪费了材料,拖延了工期,影响了质量。怎样解决这些问题?要靠管线综合。有了管线综合图,建设单位更利于正确决策,施工单位更方便组织施工,监理单位更易于三大控制,使用单位更便于维修管理。因此,管线综合在通信和智能建筑工程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3绘制管线综合图

  首先绘制管线综合图要以设计院的正式施工图为依据,因为这是设计院正式出版,又经专门的审图单位审核通过,交付建设单位使用的。从工作周期来说,它应在施工图完成之后,在水电安装之前进行。对设计院来说,此时该工程的施工图设计任务早已完成多时。显然,绘制管线综合图不属于施工图的设计范围,这是一项区别于施工图设计的新任务。

  4管线综合的市场运作方式

  关于此事,目前的状况比较复杂。相当一部分工程由于相对简单而不做;有些建设单位作为售后服务向设计院提出要求,常常有求无应;有的甲方要求施工单位完成,他们有些勉为其难;当前某些较大的监理公司的设计部,正在承担绘制管线综合图的任务。有的建设单位专门为监理公司提供管线综合的费用,也有的监理公司将管线综合的费用包含在监理费之内,并将其作为改善服务,提高公司竞争能力的手段。笔者认为功能复杂规模较大的通信建筑和面积较大如1O000M以上的大中型智能建筑均宜绘制管线综合图,并纳入竣工资料。经费宜由建设单位提供,任务宜由监理单位完成。

  5如何进行管线综合

  5.1统一标注

  由于各专业的习惯不同,在表示空间位置时各有各的表达方式。以甲级智能建筑中京艺苑工程为例,例如风管标高标注的是风管顶面标高,空调水管为管底标高,空调风管空调水管标注所表示的均是不含保温层的标高,消防水管和给排水管标高表示的是管中心标高,电缆桥架标注的是下底相对该层地面的标高。设备专业地下部分采用绝对标高,即以建筑一层地面±0.O0为参考点的相对标高,地上部分是以各层地面为参考点的相对标高,而电气专业则全部以本楼层地面为参考点,标注的是相对本楼层地面的桥架下底标高。为了进行管线综合,必须统一标注。首先电气专业和设备专业统一,和设备专业一样,地下采用绝对标高(相对一层地面±0.O0的相对标高),地上采用相对标高(相对本层地面的相对标高),考虑水管的外径尺寸,风管的厚度,桥架的高度,对风管和空调水管有保温的考虑保温层的厚度,把一点式标注改为两点式,即空间占位的上顶标高和下底标高。只有这样才便与比较,便于绘制管线综合图。

  5.2采集有关部位的建筑结构尺寸

  要画综合管线图必须搞清楚有关部位梁板、柱的建筑结构尺寸,例如层高,板厚,垫层厚度,梁柱的具体位置,梁柱的具体尺寸,特别是梁的高度,不仅主梁尺寸要知道,次梁的位置和尺寸也必须知道。

  5.3电气小综合

  电气专业涉及到的图纸包括强电配电平面图弱电平面图、楼宇自控平面图和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四种平面图。为方便比对,将其余各平面中的桥架集中在强电或弱电平面图上,然后再和设备专业统一核对比较。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