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工程策划 >> 可行性研究 >> 正文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佚名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3-1-15 16:29:14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公路建设前期工作的关键,是项目立项和后期施工图设计的重要依据。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为抢时间,赶进度,研究的深度不够,结论失实,从而影响了科学决策。本文针对目前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基本思路。

  1.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1.1 主次不分、论据不足有些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抓不住重点,对建设项目历史背景、研究过程、地理水文等东拼西凑,叙述繁琐,无病呻吟。对建设项目的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能性论述不到位,主次不分,让人看后不知所云。

  1.2 调查不全面、研究深度不够有的勘察设计单位为了省事省力,不作全面调查,在叙述地区概况时,只有本市辖区概况,没有直接吸引区和间接吸引区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质、地震、气候、水文、名胜古迹等自然特征和经济特征资料。在研究建设项目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时轻描淡写,很少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看不出建设项目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和对经济发展所起到的支撑作用。

  1.3 交通量预测不准确在进行交通量分析时,不考虑路网布局和生产力布局对交通需求的变化, 乱套乱用公式。有的应业主要求,为了达到相应技术等级或路面宽度,不考虑车辆分流转移因素,人为加大诱增交通量,甚至篡改原始交通量调查数据,导致预测数据失真失实。

  1.4 比选方案不到位、立场不公正为了满足地方政府领导或业主的要求,求宽求大,搞陪衬方案,作表面文章,列出的推荐方案和比选方案主要工程数量、征地拆迁数量、估算投资等对比表,对推荐方案优点讲得多,缺点讲得少,立场不公正。有的与规划矛盾,与周围环境不协调。有的设计单位怕担风险,盲目提高路面结构厚度,不用数据说话,不算经济帐。

  1.5 环境评价质量不高在评价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时,没有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环境保护法》进行评价。有时往往注重对工程实施项目(新路线)的评价,忽视了对原路线的评价,生态变化和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文字表述不到位。

  1.6 工程数量不准确、投资估算偏差大工程数量不准确、投资估算偏差大的原因,一是有些设计单位外业勘测不认真,个别技术人员责任心不强,导致计算的工程数量不准确。

  二是按现行的投资政策,省补助或转贷80%资金,地方自筹20%资金,诱使一些单位人为加大工程量和筑路材料价格。

  1.7 经济评价不客观经济、财务评价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核心,是决策阶段项目排序和取舍的主要依据。正因为如此,一些搞经济评价的人员,为了达到理想的效益费用比、经济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人为地调整客货平均载运吨位和实载率,有的甚至修改交通量数据,来加大客货运输周转量。在途货物平均价格、汽车运输成本采用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1985年的研究成果来推算目前价格,不尽合理。另外影子价格计算、公路养护及管理费用也不符合实际情况,研究的结论含糊其辞。

  1.8 实施方案不具体实施方案可操作性差,没有根据建设项目的特定条件,提出详细的建设安排和实施方案意见。勘察设计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设计、招标方式、组织管理模式、实施工程监理的意见等不具体,对建设项目的实施起不到指导作用。

  2.改进和完善的基本思路

  2.1 要具有全局性可行性研究报告工作涉及到国家、地区、部门、企业及个人多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以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全面地研究论证该项目的地位和作用、利益和损失。不仅要从技术、经济上考证项目的可行性,还要从社会文化、环境资源方面论证其可行性;不仅要从微观角度研究项目建设是否可行,还要从宏观角度对项目进行研究和评价;不仅要分析项目建设的近期可行性,也要对项目的长远利益和影响进行预测和研究。在研究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投资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和国家、地方部门社会经济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时,要把握住重点,既要基础资料详实,内容全面系统,又要研究深度得当、重点突出。总之要站得高、看得全、看得远,尽可能在微观上把问题研究透、在宏观上把问题把握住。

  2.2 要具有客观公正性可行性研究要在广泛地搜集各方面的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的分析整理,去伪存真,使可行性研究的结果建立在真实可靠的事实基础上。进行方案比选时,研究单位和编制人员必须保持客观、公正,不受外部因素干扰,尤其要避免“长官意志”,运用现代化手段做多方案比较。在论证当中,要注重对项目的前提性和关键性综合技术经济问题的分析,研究应具有相当的深度,研究结论必明确而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