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给水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
广西国营雅长林场工程建设监理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水利 >> 正文
建筑施工企业如何才能打造新的发展模式
作者:佚名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4-9-28 22:37:27

  一、传统施工企业发展模式已经到了穷途末路

  1、大部分施工企业发展没有明确战略指导,发展随机性很强:

  接到什么类型的项目就干什么类型的项目,随机发展,目标和运营方式随时进行调整的发展模式下,企业一方面不可能对发展战略进行深入思考,而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也无法在特定的领域定向积累和发展相应能力,长此以往,彻底丧失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也就注定不能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并发展出稳定的商业模式。

  2、行业低门槛,同质化竞争,大多数施工企业深陷产业利润池中处于底层,难以自拔:

  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主要业务集中在产业链上利润水平最低的业务,并一方面受到产业链上高端价值环节的挤压,另一方面,原本不高的利润还受到诸如分包、转包、回扣的侵蚀,企业处于低水平、低能力——低附加值项目——低收入、低利润——低积累,无发展——低水平、低能力的恶性循环之中,难以自拔。看看施工企业上市公司寥寥无几就可以知道情况有多严重了,江苏这么一个建筑大省,只有区区一个金螳螂(还是做装饰的)上市,可怜啊。

  3、管理水准严重制约了施工企业的快速发展:

  经营管理理念和水平较差缺乏应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手段的冲动,信息管理技术和电子商务在建筑中的应用几乎还是空白。无论是在工程设计、项目管理还是信息系统方面,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水平都比较低,许多设计、施工企业,包括大型企业,甚至缺少国际招标所要求的应用工程软件如ETABS、Primavera等;在施工中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材料的力度不大,科技含量不高。

  此外,对于建筑法律、规范、专业技术标准以及相关配套技术文件的条文缺乏准确理解,设计、施工过程中随意性较强很是普遍。

  4、由于挂靠和分公司带来的风险管理问题突出:

  总公司的管控能力有限,监管不严,就面临巨大的风险。而且,由于总公司承担了所有风险,风险被数倍放大,集团发展的稳定性显著下降。由于挂靠,分公司经营问题导致集团财务、法务和税务整体受损的案例越来越多。

  二、建设施工企业模式创新的六大利好

  利好之一:中国资本市场高速成长,为建筑施工企业集团进军资本市场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目前工程建筑板块一只有共有29家上市公司,这个这个行业庞大的公司数量,巨大的产值和带动效应之间极度不相称,而且上市以后对于并购,增发,发债等资本运作手法能够应用的又少的可怜。象上海舜元顽强的两年内三次介入“ST天桥,ST迪康和ST天发,不借到壳誓不罢休的建筑企业还少之甚少。

  首先要积极发展资本运营。通过产权结构调整、内部资产重组、组织优良资产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拓展资本运营渠道。其次要实现资本与实体资源的结合。充分利用自己的行业竞争优势,把资本和核心竞争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融投资者和承包商为一体,通过融投资带动工程总承包,积极探索采取建设-经营-转让(BOT)、建设-拥有-经营(BOO)、建设-拥有-经营-转让(BOOT)等方式,积极参与国内外的路桥、能源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这方面,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和一些国有建筑企业都有成功的实践。

  日本著名的六大建筑公司:大成、清水、鹿岛、竹中工务店、大林组、能谷组都在使用金融工具-比如给甲方提供贷款来议标获得工程来支持他们的建筑产业,从而形成我们常说的产融结合。

  利好之二:房产行业的持续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奥运会、世博会的召开,都为施工企业进军房产、市政领域,实现跨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施工、房产属于相关度很高的行业,极易同周期、同方向波动,在客观上增加了企业面临的行业周期发展风险。同时,两大产业都属于资源型产业,对资源的争夺肯定会比较突出,如何确定一个主要方向,实现两个产业的协调发展需要有极强的集团控制力,整合协同效应才有可能实现。大部分建筑业上市公司介入或转向房地产业,如北京城建已完全退出建筑业并进入房地产行业,浙江广厦主营业务转为房地产业,此外,深天健、运盛实业、中国武夷、ST中福、大连国际、梧州中恒、中川国际等公司已介入房地产行业。但建筑行业转房产后鲜少有做的好的!

  利好之三:外资设计咨询及建筑服务准入的放宽,为建筑施工企业构筑战略联盟提供了便利。

  浙江精工集团是国际合作利好的第一批受益者之一。通过与德国布莱斯。戴姆勒集团、英国国际钢结构公司、“日本溶接焊工协会实现联盟及深度合作后,公司的核心能力和技术水平得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