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水利 >> 正文
试论水利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
作者:佚名 来源:论文在线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4-1-19 17:32:58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也有明显的进步,水利施工技术也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施工经验的累积得到了飞跃和发展,其中钻孔灌注桩技术以承载能力大、施工周期短、施工操作方便等优势,在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对水利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进行详细探析。

  一、钻孔灌注桩施工工序

  1.成孔。

  1.1

  孔深与孔径。对于孔深一般可以根据各钻孔的土层分布情况进行场地地质概况的综合判断,绘制岩层分布等高线图,以此确定成孔深度。也可以采用在施工现场设置长度标记进行孔深的测量,具体做法是用细钢丝等作为测绳,同时注意数标的松动与错位,并进行每次终孔的测绳核实。对于孔径要重视在液性指数IL>0.75范围内的粘性土上的施工细节,可适当加大钻头直径或采用处理孔斜的导正器法。

  1.2

  成孔的垂直度。钻孔灌注桩的垂直度与承载能力的大小有着重要联系,因此在钻机就位与钻孔过程中,应根据勘探报告来进行合理分析,加强巡查与记录,时刻观察在钻进过程中钻机的反映情况,特别是应时刻保证校核钻杆的垂直度。在地基不均匀的情况下,应做好施工前的必要准备,在土层斜状分布或是土层中夹有较大硬物时,钻速应减至慢挡。

  1.3

  钻进参数。在钻进泵量方面,在灌注桩孑L钻进时需要较大的泵量,以此达到粘土粉的排出效果。

  其泵量的计算公式为:

  Q=FV60。其中,Q为冲洗液量(m3/min),F为环状间隙面积(m2);V为冲洗液上返返速度(m/s)。以灌注桩钻进设计孑L径为500mm、钻杆直径为89ram、环状面积以0.2m为例进行计算,当泥浆泵的最大泵量达到600L/rain时,粘土粉的上返速度非常缓慢,远小于小口钻探时的泥浆上返的速度0.3m/s。而为了保持钻进稳定性,有效减小钻进的扩孔率,一般需要采用较小转速。

  2.

  清孔与终孔。清孔的主要目的为清除孔底沉渣,工作原理是通过泥浆流动时的动能进行对桩孔底部沉渣的冲击,在冲击过程中沉渣中的岩粒等会处于悬浮状态,接下来运用泥浆胶体的粘结力,悬浮的沉渣被带出桩孑L,直至将桩孔内沉渣清干净。具体施工中可先通过捞沙卵石的钻头进行桩孑L内沙卵石的捞出,再运用泥浆的循环清除孔内的粘土清孔后的泥浆比重一般为1.14。终孑L后,根据桩径和孑L深将孔底的岩屑、泥块等打碎,使其随泥浆浮出孔外。

  3.

  钢筋笼。对于钢筋笼的制作,首先应进行钢材质保资料的检查,然后按照设计和施工的规范要求,进行对钢筋直径、长度、规格、数量和制作的验收。钢筋笼的制作,适合分段进行,在连接时50%的钢筋接头采用错开的焊接方法,在钢筋笼人孔时,保持垂直状态,对准相应的孔位,慢慢进行轻放,至钢筋笼就位后,将钢筋笼的上端焊固于护筒之上,以此减缓砼上升时产生的顶托力。

  4.

  泥浆的制备与第二次清孔。灌注桩在成孔至设计标高后,利用钻杆在原位来进行第一次的清孔处理,当孔VI的返浆比重持续小于设定的范围内,进行孔底沉渣厚度的测量,在进行抓紧与吊放钢筋笼、沉放混凝土导管。并且在混凝土灌注前,通过导管来进行第二次的清孔工作。拌制泥浆的控制指标为 泥 浆 的 含 砂 率 小 于6%、胶体率大 于90%,采用反循环成孔工艺,是沉渣有效得以清除。

  5.

  砼灌注。灌注桩的第二次清孔验收合格后,进行砼坍落度的检查,一般控制在180~220mm的范围内,然后检查孔内导管的长度、离孔底的距离,依据导管内外的混凝土的压力平衡来计算首灌混凝土量。

  最终确定料斗容量,保证首灌后导管底埋人混凝土中的部分在lm以上,再进行砼灌注。

  二、钻孔灌注桩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充足的准备工作。

  1.1

  地基承载力。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应依据岩样的单轴抗压强度来乘以回归系数,然后换算成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的标准值(frk),再按照f=vfrk的公式进行计算。其中f为岩石的地基承载力的理论值(kPa),Y为折减系数,frk为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的标准值(kPa)。

  这一公式能够反映所取岩样的水化能力、单轴饱和抗压强度,而对于钻孔灌注桩技术而言,孔底岩石的构造仅能通过参照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和钻进情况进行确定,因此承载力的实际值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