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水利 >> 正文
某水利枢纽工程坝体防渗结构
作者:柳露 来源:中国论文联盟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3-10-11 22:12:54

  摘 要:二级配碾压混凝土与变态混凝土联合防渗结构具有防渗性能可靠,施工方便,造价较低等优势,充分发挥碾压混土坝快速施工的特点,已成为我国碾压混凝土坝防渗结构的 发展 方向。

  1 概述

  目前,国内外碾压混凝土坝的防渗型式主要有“金包银”式防渗结构,常态混凝土薄层防渗结构、钢筋混凝土面板防渗结构、薄膜防渗结构、沥青混合料防渗结构和碾压混凝土自身防渗结构等几种。

  就厚常态混凝土(金包银)防渗结构和碾压混凝土自身防渗结构做重点比较。

  2 两种防渗结构设

  2.1二级配碾压混凝土加变态混凝土防渗结构

  根据《碾压混凝土坝设计规范》(SL314-2004)并 参考 国内类似坝高的工程,上游二级配碾压混凝土厚度大于1/5的坝面水头,并因坝前作用水头而变化,沿高度呈台阶状布置。

  本水利枢纽工程坝体二级配碾压混凝土厚度自坝顶高程745.50~706.50m为4.0m,高程706.50~672.00m为6.0m,672.00~坝底从6.0m厚度渐变至8.0m。

  675m高程以上二级配碾压混凝土强度标号为R180200,抗渗等级W10,抗冻等级F300;675m高程以下二级配碾压混凝土强度标号为R180200,抗渗等级W10,抗冻等级F100;坝体内部采用三级配碾压混凝土,防渗层横缝间距与坝体分缝间距一致,为15m,缝内设置横缝排水管。在二级配碾压混凝土下游侧设置水廊道及坝体排水管。

  变态混凝土的厚度规范定宜为30~50m,最大厚度不宜大于100cm。本工程坝体迎水面变态混凝土厚0.6~1.0m,变态混凝土与二级配碾压混凝土同步浇筑。二级配碾压混凝土层面均采取铺水泥粉煤灰净浆,缝面铺标号为M25、厚度为1~1.5cm的水泥砂浆,以加强层面及缝面结合的可靠性。

  2.2“金包银”式防渗结构

  参考国内类似坝高的工程,常态混凝土厚度自坝顶745.50~675.0m高程厚度为3.0m,675.0~坝底厚度为4.0m,675m高程以上常态混凝土强度标号为R90200,抗渗等级W10,抗冻等级F300;WLM.COM整理675m高程以下常态混凝土强度标号为R90200,抗渗等级W10,抗冻等级F100;坝体内部采用三级配碾压混凝土,防渗层横缝间距与坝体分缝间距一致,为15m。在常态混凝土下游侧设置排水廊道及排水管。

  下游坝面655.0高程以下设置厚2.0m的常态混凝土,强度标号为R90200,抗渗等级W10,抗冻等级F300,并在内侧设横缝排水及坝体排水管。

  3 两种防渗型式比较

  就两种防渗结构物 理学 性能而言,实验室及工程实践均能证明常态混凝土和二级配碾压混凝土在密度、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弹模、极限拉伸值和抗剪断参数等方面均能很好地满足设计要求。

  本工程就两种防渗型式从防渗体的抗渗性、抗裂性、抗冻性、施工、投资等方面进行比较、以选择适合本工程特点的防渗型式。

  3.1抗渗性

  3.1.1二级配碾压混凝土的抗渗性

  上游防渗体采用富胶凝材料的二级配碾压混凝土,并在上游面辅以变态混凝土,经工程实践证明是非常有效的,碾压混凝土各项指标均能达到设计要求,混凝土很密实,层面结合良好,其防渗标号可以达到W8~W12(相当于渗透系数2.6×10-9cm/s~1.3×10-9cm/s),甚至更高。

  3.1.2“金包银”防渗结构的抗渗性

  “金包银”是在坝体的上下游面设1.5~4.0m厚的常态混凝土作为防渗体,这种防渗型式类似于常态混凝土坝,上游常态混凝土防渗层是整个坝体的防渗屏障。

  常态混凝具有很好的抗渗性,混凝土经振捣后各项性能容易达到设计要求,其结构密实;常态混凝土浇筑与碾压混凝土同步上升,常态混凝土中没有薄层面,只有升程之间的缝面(施工缝),而施工缝处理方法渐渐成熟,因而防渗层混凝土的强渗透各向均一。只要控制好防渗层常态混凝土的温控防裂问题,“金包银”防渗效果与常态混凝土坝相似,防渗性能良好。

  3.2抗冻性

  3.2.1二级配碾压混凝土的抗冻性

  碾压混凝土的抗冻性与常态混凝土一样,主要取决于硬化混凝土的强度及混凝土内部的气泡性质,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降低混凝土的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