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水利 >> 正文
水利工程投标中合理最低价中标评标方法研究
作者:未知 来源:优先职称论文发表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10-17 6:56:19

  摘要:任何事情都有最简单的方法,也有最节约时间和金钱的方法。利用最简便的手段获得最好的效果,使事情获得事倍功半的效果对任何一方都是有益的。水利工程投标中,竞标者当然也希望自己的成本最少还能完成自己的任务。

  (l)合理最低价中标评标方法概念分析

  合理最低价中标评标方法,其实质是只要投标人的投标书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后报价不低于成本,则报价最低者中标。合理最低评标价法是目前世界上各国采用的一种评标办法。如联合国贸易法委会员采购示范法、欧盟理事会有关招标采购的指令、世界银行贷款采购指南、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采购准则,以及英国、意大利、瑞士、韩国等国的有关法律规定,招标方应选定“评标价最低”的投标中标。但评标价最低的投标不一定是投标报价最低的投标,评标价是一个货币形式表现的衡量投标竞争力的定量指标。它除了考虑投标价格因素外,还综合考虑质量、工期、施工组织设计、企业信誉、业绩等因素,并将这些因素尽可能加以量化折算为一定的货币额,加权计算得到。因此,目前“合理最低评标价法”是定量综合评议法与最低投标报价法相结合的一种有效方法。定量综合评议法既适用于大型建设或部分技术非常复杂、施工难度很大的工程,又适用于多数技术一般、施工难度不大的建设项目。

  实行合理最低评标价法的优点是:①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下微观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②合理适度的增加投标的竞争性,为建设单位节约资金,提高投资效益。③有利干承包商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加强成本核算,提升市场竞争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④有利于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减少工程腐败现象。

  (2)合理最低价中标评标方法关键环节研究

  合理最低价中标法符合市场经济法则,是招投标制度改革的必然。招投标的本质就是“竞争”,竞争必然使得价格降低,这是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它体现了公开、公平、竞争的市场法则,其突出优点是能最大限度地节省投资,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通过对合理最低价中标法概念分析,从招标人的角度来说,要成功运用好最低价中标法,必须把握好下面几个关键环节:

  ①要做好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和招标文件编制工作。项目前期工作的重点是勘察设计,这是工程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招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勘察设计的深度精度如何,对工程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招标前期工作的质量要求很高,勘察设计必须达到招标要求的深度和精度。同时招标文件的编写也必须十分细致周到,工程规模越大、技术越复杂,招标文件就要求越精确、细致、周密,不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更改设计、追加投资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施工图的质量和设计深度不够,造成边施工边更改,工程造价不断上升,结果往往是决算价大大高于中标价,使得最低中标价完全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②要做好招标文件评审工作。重点是技术评审和报价评审,对最低报价进行必要分析。如果最低报价的投标人存在报价严重漏项或错误且投标人表示不能承担时,或其施工方案存在严重技术问题时,就应将其否决,经得起评审的最低报价,才能成为最终的中标价。通过招标文件评审做到:投标文件一是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这是投标中标的前提条件。二是经过评审的投标价格为最低,这是评标定标的核心。三是投标价格处于不低于自身成本的合理范围之内。

  ③要落实“质量终身负责制”。施工企业认为合理最低评标价法就是比谁的价低,盲目以低价抢到标,往往采取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粗制滥造,不按技术要求施工,不顾工程质量,最终难以形成合格产品。应该让承包商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服务理念,以行业行规、道德来约束,建立健全内部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勤勉尽责,确保工程质量。2000年1月30日开始施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强调各建设主体对工程质量在合理使用年限内负责,要求各建设主体提高质量意识,在工程勘察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严格把关,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要求工程质量安全监督部门超常规、高频度地加强监督检查。只要我们切实从上述几方面入手,建设工程质量是能够有保证的。

  ④要采取有效的防风险措施。以最低价中标得到工程,利润一般比较薄,降低了中标人抗风险的能力,容易造成工程的失败,比如说有的中标人中途就放弃了,有的则进度一拖再拖,有的干脆偷工减料,这样都会给建设单位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在当前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企业诚信度普遍较低的情况下,建设单位要有较强的防风险意识。这时,招标人就需要事先安排一套预防风险的工程担保措施,一旦产生质量事故、工期延误等问题,就能有效地转移化解风险,最大限度地挽回经济损失。一般来说,在招标时必须要求投标人提供投标保证金;在签合同时,必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