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公路 >> 正文
浅谈单管旋喷桩施工工艺及其在路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
作者:范建波 来源:中国论文联盟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3-10-8 21:28:27

  [摘要]单管旋喷桩施工工艺应用于高速公路弧陡坡路基加固,能较明显减少桩体范围内土体沉降及侧向位移量,能承受较快的加荷速率,提高了路堤的抗剪能力,保证了路堤的稳定。

  一、工程概况

  沪瑞国道主干线贵州境镇胜高速公路ZK85+840~ZK86+100段路基恰好经古滑坡通过,古滑坡体为地貌形态上呈阶梯状, 自然 坡度较缓,成高20到30米弧陡坡。加载后古滑坡体位移明显,如路基填筑加载后局部地段可能失稳,对滑坡体下方320国道的安全行车造成威胁。

  滑坡体现内地层主要是第四系土层及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煤系地层;覆盖层即第四系土层主要由泥页岩碎石土组成,灰褐、褐黄色,稍湿,松散,呈硬塑状。厚8~12米。基岩为龙潭组的泥页岩、炭质泥岩及煤层,岩层产状为330~350o∠21~35o,强风化较深,6~11米。覆盖层与基岩接触面分布有2至3米厚的全强风化炭质泥岩,钻孔取出的岩芯呈可塑状。

  此段路基采用高压单管旋喷注浆法进行路基加固,右侧至左幅路基宽度,左侧至填方外2.5米或填方界外设置两根旋喷区域。旋喷桩的横向中心间距为1.8米,沿路线纵向间距1.8米,呈梅花型布置,桩平均长15米,共3025根。采用无锡20型钻机、42mm地质钻杆钻孔, ZJB-90D型高压泵注浆。

  二、单管旋喷桩施工技术参数及工艺流程

  1.清理表土

  地表分布耕植土,土质松散,并富含有机质及植物根茎,有机物容易腐败导致土体松散强度大幅降低,不能作为填方路基的承压层,因此施工前对地表先进行30㎝的清表外理。

  三、单管旋喷桩施工要点及技术要求

  1.布孔。先用全站仪确定旋喷桩的内外边线及第一根桩中心位置,放样误差≤5cm,然后每隔20根桩复核桩位一次。桩位偏差均保证≤5cm。

  2.钻机就位。钻机进场安置在布设的桩位上,钻杆杆端必须对准桩位中心,垂直度偏差≤0.5o。

  3.钻孔。钻机就位后钻孔至设计深度,在钻孔过程中随时调整机架垂直度,确保其偏差≤0.5o。

  4.插管及水泥浆的配制。钻孔完成后插入喷射注浆管。在进行插管同时需进行水泥浆的配制,旋喷桩使用的水泥用强度等级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要求新鲜无硬块,水灰比控制在1:1,为消除离析,再加入水泥用量2%的早强剂。使用时滤去硬块、砂石等。单桩水泥用量按现场试喷后确定水泥用量。施工前在每只搅拌桶上作好标记,放入一定量水泥和水,搅拌均匀后,使浆液面达到相应位置。

  5.喷射作业。该项操作是高压旋喷桩施工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带有喷头装置的旋喷转杆至预定深度后,启动高压泵,待泵量泵压正常并达到设计要求后,自孔底由下而上进行喷射施工作业,旋喷钻杆边喷边提升,直至设计标主为止。

  6.拔管。旋喷作业完成后拔出注浆管,并做好桩顶标记。

  7.清洗机具。注浆施工完成后,清洗注浆泵、喷嘴、送浆泵、浆液搅拌机以免堵塞。

  8.移动机具。将旋喷机具设备移至下一个孔位,进行同样的循环操作。

  9.废浆处理。施工过程中,每个旋喷桩会产生桩固结体体积的20%的废液,引导废液进入排浆沟,然后用粘土覆盖10㎝。

  四、单管旋喷桩施工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

  1.施工前应检查水泥、外掺剂、桩位、压力表、流量表的精度和灵敏度、高压喷射设备的性能。施工中应检查施工参数(压力、水泥浆量、提升速度、旋转速度等)情况及施工程序。施工结束后28d,对桩体强度、承载力、平均直径、桩体中心位置、桩体均匀性等质量及承载力进行检验,达到规范要求。

  2.喷射完成后,由于喷射浆液的离析作用,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收缩,使固结体顶部出现凹穴,所以应及时采用水灰比为0.5的水泥浆进行补灌,并要防止其它钻孔排出的泥土杂物进入。为了加大固结体尺寸,或为避免固结体尺寸减小,可以采用提高喷射压力、泵量或降低回转与提升速度等措施,也可采用复喷工艺。

  3.在喷射注浆成桩过程中须拆卸注浆管时,应先停止提升和回转,同时停止注浆,最后停机;待拆卸完毕继续喷浆时,须重新启动高压泵,待泵量泵压正常并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开始注浆,开始喷射注浆的孔段必须与前段搭接10cm,以防止固结体脱节出现断桩现象。

  4.冒浆的处理:在旋喷处理中,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