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公路 >> 正文
真空灌浆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浅祈
作者:李立书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3-7-31 18:24:19

  摘要: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我国已有多年的使用历史,近年来,我国现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有相当一部分已接近或超过设计年限,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尤其是汽车轴载日益重型化,在连续荷载作用下,出现路面损坏,使用品质下降等情况,水泥混凝土路面最严重的病害路面板的断板直至破碎,而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板下脱空所引起的。如果能解决板底脱空问题,那么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年限将大大延长,板下灌浆技术是很有效的解决办法,它是通过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灌注水泥浆液、水泥粉煤灰浆液、水泥砂浆,充实板底脱空空隙,达到稳定水泥混凝土板块的目的,改善路面通车状况的方法。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我国公路路面主要形式之一,在我国公路网构成中占有较大比重。它具有强度高、刚度大、受温度影响小、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但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较多,对超载较为敏感,易发生脱空、唧泥、裂缝等先期病害,从而导致路面的破损。如何治理与预防脱空、唧泥等病害,搞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改善其通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灌浆加固机理

  灌浆法是指利用液压、气压或电化学原理,通过注浆把浆液均匀地注入地层中,浆液以填充,渗透和挤密等方式,赶走土颗粒间或岩石裂隙中的水分和空气后占据其位置,经一定时间后,浆液将原来松散的土粒或裂隙胶结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结构新、强度高、防水性能好和化学稳定性良好的“结石体。

  二、真空灌浆技术需要注意的问题

  1、真空灌浆技术是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一项新技术,在我国应用比较少,缺乏相应的技术依据,同时真空灌浆施工需要有较高水平的质量控制。因此,需要结合现有的施工材料和设备,摸索能够符合预应力施工质量要求而又切实可行的施工工艺。包括对真空灌浆实施的施工步骤和技术措施:预应力孔道制作过程的质量保证以及材料、机械设备选择的要求等,从工艺设计一材料设备一施工措施进行全面的试验分析和比较,这是实施真空灌浆技术的一个重要内容。

  2、真空灌浆技术同时需要合适的灌浆材料,这是完成真空灌浆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在通过施工工艺排除90%以上孔道空气的同时,如何改善水泥浆的水灰比,减少由于水泥浆收缩而产生的孔道空隙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和易性好、空隙率低、渗透性小、具有较高强度和耐久性的灌浆材料,是我们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

  3、编制相关的施工操作程序,以便于及时总结,规范施工方法,以达到推广先进的施工工艺,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4、根据真空灌浆技术的基本原理,经过反复的分析比较,确定总体的施工方法为:真空→真空+灌浆→灌浆三步法不间断施工工艺。

  三、真空灌浆技术的基本流程

  1、浆体配比设计

  这种高性能水泥浆与普通水泥浆相比,在原材料的配比方面主要差异为低水灰比和多成份,其目的是为了增加水泥浆的密实度,改善水泥浆性能,从而达到高强和耐久的目的。

  水泥浆试块采用70.7×70.7×70.7mm的钢模型,在常温下24h后拆模,进行试验室养护。试验结果表明:水灰比琥小,强度越高,用525#普硅水泥7天强度最大达到78MPa,大大超过所要求的强度。改选用42聃普硅水泥,7天强度最大达到55MPa以上,因此,选用425#普硅水泥即可达到要求。

  2、真空灌浆施工工艺

  (1)预应力筋成孔管材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有采用直束、弯曲和u型束等的布筋方式,金属波纹管在预应力筋管成孔方面不能满足小半径的弯曲及u型柬的布筋要求,故采用新型成孔材料——塑料波纹管。与金属波纹管相比,在强度和耐腐蚀方面,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2)施工步骤

  首先,准备工作

  ①检查确认材料数量,种类是否齐备,品质是否保证;

  ②检查机具是否齐备、完好;

  ⑧检查供水、供电是否齐全、方便;

  ④按配方秤量浆体材料,减水剂首先溶于一部分水,待用;

  ⑤按图所示连接装好各部件。

  第二,试抽真空:将灌浆阀、排气阀全都关闭,抽真空阀找开;启动真空泵抽真空,观察真空压力表读数,即管内的真空度,当管内的真空度维持在时(压力尽量低为好),停泵约1分钟时间,若压力能保持不变即可认为孔道能达到并维持真空。

  (3)搅拌水泥浆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