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我国玻璃幕墙的制作与质量监理
公路路面工程施工质量监理
浅谈流水施工与工程三大控制
工程材料的质量监理与质量控制
施工阶段质量监理探析
石化工程建设项目控制要素
浅议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监理
探析后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梁的施
工程设计项目的管理要素与控制
业主如何对工程进度进行控制
风险投资运作中管理风险的控制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工程实施 >> 建设监理 >> 正文
工程质量监理中的若干控制方法
作者:熊丽芳,… 来源:互联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08-12-31 11:39:46

   【摘要】 通过对工程监理的质量控制手段——旁站、巡视、平行检验在质量控制过程中的目的、作用及其各自适用范围的分析探讨,对目前工程管理部门、业主等对旁站监理的过分强调等行为进行了辩驳,认为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是建设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的三种方式,体现了质量控制的点面结合,以数据事实说话的科学工作方法,从而达到质量的有效控制,对于有效的质量监理控制,无论何种方式,监理人员的素质是最重要的,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防患于未然,做到预防为主。

    1概述

    旁站、巡视、平行检验作为工程监理的质量控制手段。在工程质量控制过程中一直起着十分有效和重要的作用,根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2),它们各自的定义为:“旁站”——在关键部位或关键工序施工过程中,由监理人员在现场进行的监督活动;“巡视”——监理人员对正在施工的部位或工序在现场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活动;“平行检验”——项目机构利用一定的检查或检测手段,在承包单位自检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比例独立进行检查或检测的活动。由此可见,它们有各自的工作范围和目的,具有各自不同的作用。但在目前的监理实践中,由于建设行为不规范、监理人员不到位等现象的存在,越来越多的业主、政府监督管理部门,愈来愈强调旁站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几乎是事事要求进行旁站监理、自始自终都要求全过程进行旁站监理,他们在巡视或检查工地时,一见不到监理的影子,就说监理人员不到位,监理工作不到位。从建设部出台的要求 2003 年 1月起执行的《关于旁站监理的暂行规范》,也可看出对于旁站监理的重视。在此,本文谈讨一下旁站、巡视、平行检查在质量控制过程中的作用,并提出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2若干控制方法

    2.1旁站监理

    旁站监理针对的是关键工序、关键部位,如土方回填、混凝土灌注桩浇注、地下连续墙、土钉墙、后浇带及其他结构混凝土、防水混凝土浇注、卷材防水层细部结构处理、钢结构安装、混凝土浇注预应力张拉、网架结构安装等,由于这些部位或工序在施工时比其余部分更容易形成缺陷,而且纠正超来很困难和昂贵,因此有必要在施工时实行旁站监督,即监理人员始终在现场监视操作过程,防止或纠正施工过程中出现不符合要求的事件,限制不正当的商业行为,以保证承包商的施工过程、施工操作和施工结果满足施工合同、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的要求。

    旁站监督是技术性要求很强的工作,因此要求旁站监理人员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所监督的施工过程所采用的方法有透彻的了解,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心中有数。例如打桩工程,要了解桩的混凝土标号、配筋率、承载力、接桩方法,桩头的保护措施、桩脚的构造形成、横截面、桩长、地质资料等情况,在打桩期间,监理人员要作记录和测试,如桩锤重量、桩锤落距、贯入度、深度等,根据这些记录,监理人员要分析打桩的情况和打桩后桩的质量,如果现场发现问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旁站的目的,在于尽早发现事故苗头,杜绝或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消除质量隐患。它是一种全过程的现场监督,是质量控制的最直接而有效的手段。但旁站监理只是事中质量控制的一种方式,是监理工程师对施工过程中“点”的控制,只能反映局部各点的较详细的情况,无法全面反映工程的全局情况,如果把旁站监理作为施工监理中质量控制的主要方式和方法,要求做到事事都全过程旁站监理,这样只会造成如下后果:

    监理力量投入过大,监理主次不分。这在监理实际工作中按现行监理取费标准是很不现实的,而且也违背了监理作为高智能技术咨询服务的宗旨。此外,监理力量过大投入,过分强调监理旁站,则无异于把监理当成“监工”,降低了监理的管理职责,造成主次不分。

    降低施工方管理人员的责任心。旁站监理决不能代替施工单位的自检。过分强调旁站监理,要求事事监理人员都跟班,将监理人员与施工人员捆在一起,将使施工方人员产生依赖监理的思想,甚至放弃了自检、专检的职责,使监理人员成为以监代管,监理人员成了承包商的施工管理人员,这样就使承包商削弱施工管理,降低施工质量意识,甚至以此推卸质量事故责任。一旦出现问题,责任难以分清。

&nbs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ArticleInput    责任编辑:ArticleInput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