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工程实施 >> 勘察设计 >> 正文
探讨性能化建筑防火设计优势
作者:佚名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1-3 12:28:36

  摘要:通过对性能化设计和“处方式”设计方法的比较,阐述了性能化设计的意义,分析“处方式”设计的不足,论述性能化设计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对性能化设计方法的应用和发展性能化规范的建议。

  我国传统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主要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这些规范中对建筑设计的各个环节的防火要求,从技术指标到具体做法都作了具体的规定。但针对具体建筑物要达到的总的安全目标则不予要求,也不进行评估。笔者暂且将此种设计方式称为“处方式设计”.长期以来,“处方式”设计使建筑设计人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于增强建筑物的防火安全,减少火灾损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今后一时期还会继续发挥作用。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在现代建筑中,新材料不断的开发和运用,工程技术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新的设计思想层出不穷,这种设计方法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建筑所表现出的“形式多样、功能复杂”的特点,使建筑防火设计难以符合“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方针。“性能化设计”方式的提出为设计人员提供了一种更加灵活而有效的设计选择。

  一、“处方式”防火设计规范中存在的不足

  在“处方式”防火设计规范中,对建筑物进行了分类,并按有关消防安全的要求,对每项设计都详细规定具体的参数和指标。例如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防火间距、防火分区、装修材料的选用与控制、安全疏散、防排烟设施、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室内外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其他灭火设施的设置等。设计人员可根据建筑物的形式,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从规范中直接选定与该建筑物相应的设计参数和指标。

  然而,每座建筑的结构、用途及内部可燃物的数量和分布情况都不一样,其居住者或使用者的条件也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按照这种统一给定的设计参数做出的设计方案,并不一定是最科学、最合理、最有效的方案。同时由于“处方式”设计规范对设计参数的规定过于具体,限制了设计的灵活性,使设计者的技术才能难以充分发挥。总的来说,“处方式”设计规范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一)具体规定的技术数据与日益扩大的建筑规模不相适应以防火分区为例,其面积的划定已明显不能满足现代生产工艺的发展对建筑防火安全工程设计的要求。现行消防技术规范的一个主要思路就是发生火灾时,通过人为规定的防火分区把火灾限制在一个较小的区域内。根据不同建筑物的性质,明确规定了划分防火分区的面积标准。这对我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小规模生产厂房来说是合适的,但对现代化的大规模生产已明显不合理。事实上,传统的“处方式”防火设计规范不可能覆盖所有建筑的要求,对于“超规”建筑的设计方案,“处方式”设计规范更显得力不从心。

  二)单独设防,缺乏系统的综合考虑不同的建设单位对投资建设的项目都有自己的特殊要求,不同的工程项目也有不同的内部功能、使用要求和建设标准。现行的“处方式”防火设计规范常常要求建筑物所有者在建筑耐火结构、防火分区、消防给水、火灾监控、防排烟等方面都付出较大投资,而未能将各个单一的防火灭火设施的作用统一综合考虑,结果造成消防技术效能判定的片面性和投资的极大浪费。

  三)未能很好地考虑建筑物的环境条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尽管“处方式”设计规范是由非常详细的条目构成的,但是对于同一类但又不尽相同的具体建筑来说,这种规范的规定仍然过于笼统。因此,按照该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时,就很可能出现对一部分建筑物的要求过严而对另一部分建筑物要求过宽的情况,无论从安全上还是从经济上说都是不合理的。

  现行“处方式”防火设计规范的另一弊端是:将建筑物按照其使用性质和高度进行划分,并分别设防,而没有考虑该建筑物周围的环境因素(如距离消防站的远近)和该地区乃至该建筑物内部人员的生理、体能和是否经过专业消防培训等素质的差异。对于建筑物的不同的周围环境,所采用的对策应该是不一样的。即便是同样的周围环境,也要考虑建筑物所在地的社会因素带来的影响。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条件可谓“参差不齐”,采用“处方式”防火设计规范是很难达到全面、可靠、安全的效果的,而采取性能化的设计方法,则可灵活地确定各项规定,从而实现更可靠的防火安全。

  四)不利于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使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不断涌现,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消防技术的发展,但也表现出它们的很多正常要求与现行的“处方式”设计规范之间存在冲突。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和建筑艺术的发展,在建筑物的结构、形式、造型等方面都对传统的模式进行了大的突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