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工程实施 >> 勘察设计 >> 正文
高层建筑地下停车库设计要素浅析
作者:佚名 来源:第一论文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3-12-21 21:10:06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机动车辆数量迅速增加,城市汽车“停车难”的现象已十分普遍。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各种类型的地下停车库是综合考虑“环境质量、快速便捷、经济合理、安全管理”等因素的最佳途径。在有限的土地条件下, 如何把地下停车库设计得更科学、合理,已显得十分重要与迫切。本论文针对高层建筑地下停车库设计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前言

  我国大中城市用地十分紧张,开发地下空间作为地下停车库可以获得大量停车位,减少车辆对地面景观的干扰,而且有利于进行停车管理。在不增加地面建筑密度和绿化率的前提下,不仅可以将地面上的区域更多地建设成为绿化及休闲活动区域,还可以利用地下车库作为人防区域及布置配电室、水池等附属配套设施,起到一库多用的目的。本文根据几年来设计实践的探索,结合广州某高层建筑地下停车库的方案,分析了高层建筑地下停车库设计的特点要素,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设计方法。

  二、高层建筑地下停车库的设计要素

  (一)结合地面建筑考虑地下空间的布局

  高层建筑地下停车场布局受地面以上建筑的影响较大。建筑布局、建筑轴网、结构体系及延伸至地下的垂直消防交通系统都会对停车场的布局造成干扰。所以必须把地上地下统一考虑,尽可能把停车场集中在一个整体空间中,以提高相同面积下的停车数量。

  高层公建通常用地较为紧张,停车库一般布置在裙楼下方。图一所示地下停车库较好地结合了上部建筑来考虑布局,柱距合理,较易布置车位。

  高层住宅地下停车库布局方式则分为两种。一种是把地上住宅沿地块外围布置,社区中部形成比较开阔的园林,下面的空间用来布置车位,这种方式能够形成开阔的楼间距,住宅单元的通风以及景观效果较好,停车库的使用效率也较高。另一种是把住宅楼多栋组合,提高小区空地的完整性。有时地下停车库被分割成几个片区,这时还要考虑各区之间的连接通畅,以免产生瓶颈,从而对交通及消防不利。

  (二)确定适宜的柱网尺寸提高车库利用率

  在设计停车位时,为提高地下停车库的停车面积利用率,需依照行车道两侧布置停车位的原则进行车位排放。停车方式一般不宜采用斜放式停车,经过多方面比较和探索,采用前进停车后退出车垂直式或后退停车前进出车垂直式最为有利,也最经济。通常车位是以小型车的尺寸来确定的,小型车尺寸根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规定为1800x4800mm,车与车之间净距规定不小于600mm,靠柱处净距不小于300mm,这样得到车位尺寸则为2400x5300mm。

  一般来说,太小的柱网尺寸不便于车辆停放及行车方便性要求,太大的柱网尺寸虽然有利于使用,但增大柱距,使得屋盖结构厚度增大、造价升高。因此,确定一个合理的柱网尺寸十分必要。应以停车位尺寸及车行通道尺寸为基础,遵守结构的合理性和经济性原则、尽可能统一柱网尺寸原则、使用方便合理的原则确定柱网尺寸。三车位的停车在应用中较广泛地采用,按小车停放三辆的净跨为7. 2m,这时柱中距一般依柱径尺寸大小可以选择7.8m或8.1m,如图二所示。

  (三)地下停车库竖向设计的考虑因素

  地下停汽车库竖向设计主要受车库净高要求、上部覆土厚度及坡道设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室内净高主要由停车及行车空间尺寸高度及设备管线尺寸高度等因素决定。依据选定的车型,停放小型汽车层高定为3.6m较为适宜,中型汽车的层高则为3.9m。库顶局部覆土的厚度不仅与种植的植物种类有关,还与是否有设备管线穿过有关。要注意库顶绿化是否同周围环境相协调,是否影响上部高层建筑的使用,车库的坡道布置能否满足规范关于最大坡度的要求以及同周围的道路能否很好地衔接等问题。层高对地下停车库的经济造价有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到通风、采光、防火等诸多因素。因此,减小结构构件的尺寸及合理布置设备管线也是设计中要考虑的重要内容,应结合设备布置等因素合理确定层高。

  (四)地下停车库行车及停车设计

  要根据地下停车库的规模和地面周边环境确定汽车出入口及人行疏散出入口。地下停车库车型通道的布置应以路线便捷、进出车位与连接车库出入口方便为原则,且应避免交叉与逆行,尽量设置环形车道。在满足防火分区的前提下,减少砖墙的空间分隔,使行车者行车视野较为通透,减少压抑感。为保证进车和倒车流畅,减少起步及停车的次数,降低行车过程中汽车尾气污染,车库内行车道不应过多的曲折迂回。行车道及车库出入口处应减少使用减速带和减速槛,地面则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