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企业管理 >> 管理体系 >> 正文
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与对策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工程项目管理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3-14 12:12:29
会关注的焦点。美国从上世纪60、70年代开始至今,建筑业的平均事故率下降了近50%,这与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重视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有着很大关系。可持续发展,正如其在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一样,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管理者的重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其原因部分可归结为各国政府制定的日趋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以及人类与日俱增的对未来社会的责任感。因此必须从工程项目管理的角度,对其施工场所、建设过程和建筑产品进行全寿命期的分析和研究;另外,废物处理、资源管理、交通运输和环境的污染与改善都与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5)风险管理/应急管理。风险管理是近十几年来工程项目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工程项目的不确定性导致其具备一定的风险,无论项目大小。项目管理者在复杂的环境中对不确定的事物做出判断和决策,项目自身的复杂性、位置、参与方、过去的相关经验等都是风险的来源。风险管理致力于在风险发生前,通过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降低风险发生后可能带来的损失来达到风险管理的目的。风险管理主要有三大步骤:风险识别确认、风险分析和评估、风险应对。风险应对时,要根据风险公平分担原则,制定各种风险的应对措施以及风险管理框架,还要善于从项目案例中总结风险管理的经验教训。目前国外各大承包商都已经将风险管理作为他们的核心业务之一,以减少损失、增加收益。

  (6)廉洁管理。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曾面对腐败问题的困扰,腐败问题近些年更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各国政府多年来动用各种法律的、行政的手段打击腐败现象,取得了一些成效。然而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腐败问题还可以通过企业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的手段得到遏制。一个公开、公平、公正及高度透明的管理制度不但符合公众利益,还可消除腐败,因此越来越受到工程管理者的重视。2001年,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出版了工程咨询业的廉洁管理指南,提出了廉洁管理的原则和工程咨询公司的廉洁管理框架,包括道德规范、政策宣示、检查表格等可操作的管理工具。

  二、我国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但由于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发展快,基础不牢,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例如:

  ①认识不足,理解不透,项目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没有一个自始至终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的企业性经济管理组织,“项目上马建班子,项目完工散摊子”的现象还十分普遍。

  ②不重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本身是对拟建项目技术上、经济上及其他方面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其目的是为了给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为银行贷款,合作签约,工程设计等提供依据和基础资料。但是许多投资者普遍都不重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而盲目投资,往往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为后来的工程事故埋下了祸根。没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意识。

  ⑧成本控制科学性较差,全过程风险意识淡薄。

  ④用于可持续发展方面投入不足,注重眼前利益。法律、法规不健全,法制意识较淡薄。尽管我国已经有了相关法律、规章,但仍没有一个在项目管理专业和行业范围的指导性实施准则(如美国的C/SCSC)。同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随处可见,随时可闻。有些工程没有实行招投标制,有些却采用议标或是假招标,大搞“人情工程”。

  三、适应发展的对策

  项目建设和管理为中国经济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纵观我国项目管理的发展轨迹,自从人类开始有组织的活动以来,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了项目管理实践,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发展和完善;项目管理经历了潜意识的项目管理,传统的项目管理,现代项目管理的发展阶段。

  (1)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建设管理方式改革相结合。工程项目管理是一种新的工程建设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与工程建设的目的相一致,是以工程项目为出发点、为中心、为归宿的管理方式,它改变了传统的集中管理为中心的计划管理方式。

  (2)工程项目管理与我国建筑市场的建设与发展相结合。我国建筑市场的建设与发展首先是围绕建立合格的市场主体展开的,即形成合格的项目法人(买方),承包单位(卖方)和监理单位(中介方)。这三者是围绕工程项目管理这个中心联系在一起的,并由此形成了我国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四大主要内容: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这四项制度是围绕工程项目管理实施的。

  (3)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和完善的组织措施,以减小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和可能产生的影响。

  (4)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强化实践,尽快适应国际化管理模式要求。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