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建立工程造价管理的法制化体系
项目管理中制订项目计划的学习
云南省工程造价管理凸显五大特
关于钢筋砼简支梁桥梁体病害及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企业管理 >> 市场与业务 >> 正文
加强建筑行业信用建设 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作者:佚名 来源:土木工程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4-1-14 10:59:15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在这甲子之年,回顾新中国所走过的曲折历程,眼观6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使我们每个人都浮想联翩。这巨大的成就不仅仅是物质文明建设的成果,也蕴含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支撑和保障。其中,党中央、国务院一贯强调的信用体系建设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全社会诚实守信意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从中央的精神看,在我国目前阶段,信用建设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市场经济的实质是信用经济,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建立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培养和谐社会文明道德风尚的重要一环,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标志。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部署,200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制订并下发了《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这个意见明确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意见》指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法制为基础,信用制度为核心,以健全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政府推动、培育市场,完善法规、严格监管,有序开发、维护安全”的原则,建立全国范围信贷征信机构与社会征信机构并存、服务各具特色的征信机构体系,最终形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在这一指导思想指导下,结合我国实际,明确长远目标、阶段性目标和工作重点,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政策,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意见》还指出:行业信用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企业和个人自律,形成有效的市场约束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强调:要发挥商会、协会的作用,促进行业信用建设和行业守信自律,真正使失信者“一处失信、寸步难行”。《意见》对于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推动和指导作用,也是建筑行业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所必须遵循的工作原则。

  二、充分认识信用体系建设在建筑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策指导下,经济建设突飞猛进,GDP年均以9.8%的速度在增长。随着我国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不论是建筑业总产值,还是建筑业企业的经营规模、经济效益,都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2008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1144亿元,完成竣工产值35917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2.76亿平方米。到2008年底,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7071亿元,占全国GDP的5.68%,实现利润1756亿元,上缴税金2058亿元。建筑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纳了近3000多万农民工,有力地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改善了城乡面貌,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建筑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作用日益增强。

  去年以来,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蔓延全球的经济危机。为了应对这种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制定了今年经济增长在8%左右的目标,及时出台了“保增长、扩内需”的十项措施,并投入4万亿元资金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其中,重大基础设施工程为45%,灾后重建工程为25%,农村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工程为9.25%,保障性安居工程为7%,这些政策和措施为建筑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今年一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3562亿元,同比增长28.6%;累计施工项目129105个,同比增长20701个;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14454亿元,同比增长26.7%;新开工项目52905个,同比增长14375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2659亿元,同比增长87.7%.这些数字显示,我国的建筑业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机遇大于挑战,建筑业在国家经济建设中仍然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然而,由于建筑市场的发育尚不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未完全理顺,市场各方主体的信用意识淡薄,信用体系建设滞后,致使建筑市场仍存在着不少问题。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必须实行标本兼治。一方面要从深层次上分析造成建筑市场秩序混乱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