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三峡三期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创新
淮河淮滨至润河集段航道整治施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企业管理 >> 市场与业务 >> 正文
浅谈进入电力市场必须树立的意识
作者:佚名 来源:建筑工程教育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3-12-22 18:35:21

  电力要进入市场,就必须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遵循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这是电力进入市场必须具备的物质和体制条件。在现代企业制度确立后,电力企业要实行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管理,抛弃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政企不分、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破除垄断经营思想,对诸多思想领域来一次深刻的革命。这不仅关系到电力企业能否以积极的姿态进入市场,而且是电力企业能否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模式健康有序运行的关键。电力企业进入市场应具备什么样的意识、采取何种对策呢?笔者就此问题作一探讨。

  (一) 商品经济意识。电力既然是商品,就应按照商业特有的经济规律组织生产,实现商业化运营。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政企合一的管理模式,使我们习惯于依靠行政手段来管理电力的生产与销售,电力的商品属性一直不为人所重视。随着电力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逐步过渡。电力的商品属性得以凸现。当前,电力企业不仅要牢固树立商品经济意识,而且还必须严格按照商品经济规律办事。

  (二) 全面质量管理意识。优质、可靠、稳定、连续、经济供电,是电力企业经营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标。电力企业要把“质量第一”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指导方针,在电力企业内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包括供电可靠性管理,运行管理,营销管理等方面。供电可靠性是指电网对用户连续可靠供电的水平,也体现电力企业为用户服务的水平,是电力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加强可靠性管理,需要电力规划、设计、制造、基本建设、电力生产和营销等各部门的通力合作。运行是发供电生产的第一线,加强和改进运行管理工作,是搞好电力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经常性和关键性工作。保证发供电系统具有技术完善、质量优良的设备,是电力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为安全经济发供电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搞好电力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还应建立起企业质量保证体系,以提高电能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的概念和方法,把各阶段、各环节、各部门的质量管理职能和活动合理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任务明确、职责和权限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还必须做好质量教育、标准化、质量信息等方面的基础工作,并建立起质量责任制。

  (三) 服务意识。当前,电力企业在服务方面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服务范围。要从主要为少数特殊用户服务转变为为整个客户服务、为社会服务。

  服务态度。要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乃至超前服务,在主动服务中,还要提高服务质量、做好信息反馈和研究分析,不断改进服务方式。

  服务质量。要从单一的、零碎的为用户提供服务转变为提供综合的、系统的、专业的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服务效果。要从比较低级的效率转变为高效率。

  服务途径。要从单纯技术服务转变为技术服务与信息咨询服务相结合,多途径、全方位综合服务。

  电力企业必须切实扭转严重缺电年代形成的垄断经营思想,自觉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服务项目及内容,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并加速构建电力系统服务管理体系,加快信息网络体系建设,计算机及现代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此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技术保障。

  (四) 人才战略意识。人才是企业宝贵的资源,是企业创立、生存和发展极为关键的战略问题。电力企业实施人才战略应体现如下思想:合理区分人才类型,用好用活各类人才特别是综合型人才;吸引和招聘各类高素质优秀人才,构建企业智囊团和数据库;科学合理地制定企业人才使用战略,贯彻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的分配制度;加强人才培训和智力资源开发,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在企业内部培育并坚持市场用人机制,根据市场需求配置人力资源,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实施人力资源特别是干部人事动态管理等等,目的是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为企业发展服务。

  (五) 信息管理意识。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被称为企业管理的四大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信息资源在企业运行中发挥着物质资源无法发挥的作用。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是企业整个管理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企业经济信息是利用数据、情报、报表、凭证、指令等信息载体反映出来的,因此,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收集、存储各种经济信息并按照不同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加工、选择整理和传递使用的工作过程,充分发挥其最大效用,为企业经营和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处于现代经济中的各种企业,都面临着一个复杂、开放型的外部环境,且与这个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