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北京市防水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英国建筑业管理体制的反思
我国建筑节能正向纵深发展
话说我国工程机械租赁业的发展
浅谈对工程建设投标报价的几点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企业管理 >> 市场与业务 >> 正文
近期国内防水材料应用前景透视
作者:佚名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5-22 17:05:08

  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业发展很快。“十五”期间,预计全国累计竣工房屋面积将达到91亿平方米,仅全国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就将达到9900亿元,预计到2005年,全国竣工各类房屋达到19亿平方米,届时我国建筑业总产值将达到26700亿元,年均增长7.5%。因此作为建筑业必不可少的防水材料,各种新型防水材料的应用也将有较快的增长,预计“十五”期间,用于屋面、地下和室内厨卫间防水工程的新型建筑防水材料,将以每年11.27%的速度递增。

  市场发展前景乐观

  不仅新开工的建筑市场拉动防水材料的消费,屋面维修和修缮工程也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我国房屋保有量巨大,近二十年房屋建设工程突飞猛进,粗略推算全国住宅保有量约为220亿平方米,公共建筑约 65亿平方米,共2 85亿平方米。其中约3/4的住宅是1985年以后建设的,按防水工程寿命周期10~15年计算,已相继进入翻修期。在持续增长的建筑市场需求拉动下,新型建筑防水材料需求将有大幅度的增长。此外,已经在全国“遍地开花”的垃圾填埋场工程建设也要采用防渗材料,主要是HDPE(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

  预计到2005年市场需求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和APP(无规立构聚丙烯)改性沥青卷材12000万平方米,2010年需求21000 万平方米;2005年需求高分子卷材(聚氯乙烯、氯化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三元乙丙橡胶等)6000万平方米,2010年预计需求9000万平方米;其他新型防水材料20 05年需求2000万平方米,2010年需求4000万平方米。

  新型材料应用加快

  尽管目前市场上SBS、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仍是主导产品,但按原国家建材局《新型建材及制品导向目录》要求及市场走势,在“十五” 计划到2010年期间,将大力发展高分子防水卷材EPDM(三元乙丙橡胶)、 PV C(聚氯乙烯)两种产品,并积极开发TPO(热塑性聚烯烃)产品,密封材料重点发展聚氨酯、丙烯酸酯密封膏,同时尽快开发防水保温一体材料。

  我国将大力推广新型防水材料,到2005年新型防水材料市场占有率要达到50%。在高分子防水卷材中,重点推广PVC等新型高分子防水卷材。到2005年,新型高分子防水卷材在全国防水工程市场的占有率预计可达到1 4%,年用量约为4500万平方米。2010年的发展目标是新型防水材料在全国防水工程市场占主导地位,达到70%以上,基本淘汰传统的纸胎油毡。

  行业问题不容忽视

  虽然防水材料的市场需求增长很快,但目前全国约有二三千家防水材料生产企业,供大于求的现象十分突出。为了争夺市场,一些生产厂家互相压价、降低产品质量,假冒伪劣产品应运而生,造成防水材料市场混乱,严重影响了防水行业的正常发展。

  国家标准滞后也是引起市场伪劣防水产品横行的另一因素。虽然建筑防水造价国家有定额,但是定额笼统,没有明确不同防水级别之间的造价差别。使得一些建筑业主采用最低造价标准,压低价格。

  另外,国内防水行业的低端产品过于集中,而高端产品又无人问津是造成企业间竞争惨烈的又一因素。如垃圾填埋场用HDPE土工膜,能生产这种材料的企业并不少,但生产高性能土工膜的企业则是凤毛麟角。这种产品要求抗老化性能优异,在风吹日晒的环境中耐老化性能指标无任何衰减,这样才能保证垃圾填埋场百年无恙。由于国内该类产品大多 不能达到用户要求,很多处理场使用美国进口的土工膜,将本来竞争就白热化的市场拱手让人。

  国家标准亟待执行

  为了规范防水材料市场,国家于2001年5月1日实施了GBl8242—2000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l8243—2000《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与GB/T18244—2000《建筑防水材料老化试验方法》三项国家标准,并已被建设主管部门引入强制性国家规范,成为我国组织SBS、APP 卷材生产,检验产品质量,设计、施工与规范、净化市场的技术依据,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法律手段。几年来,贯彻实施新标准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也应清醒地直面存在的问题,各类假冒伪劣防水卷材仍然在市场上非常活跃,而且流窜全国。

  究其原因,一是在检测检验上弄虚作假,在老化实验上做文章,老化实验的次数不足或时间不够,有的甚至不做老化实验。二是有些省、市从保护本地区利益出发,又制定了一些有违国标强制性条款的地方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